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歹都王

歹都王

即“大同王”。

猜你喜欢

  • 穴居

    远古时代一种最主要的居住方式。发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礼记·礼运》载上古时“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孟子·滕文公》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是有关穴居的文字记载。考古亦发掘出大量的穴居。穴居的

  • 龙栗婆准

    ?—645唐时焉耆王。原投奔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以之为向导,有功。唐军班师,留摄国事。西突厥屈利啜旋攻取焉耆,囚之。十九年唐阿史那忠南下焉耆,复立为王。唐军还,西突厥

  • 都曹

    ①官署别称。北魏前期称尚书都省为都曹,为尚书省长官令、仆射及录尚书事综理尚书省所属尚书各部政务而特设之机构,尚书令得称为都曹尚书令,除尚书省长官令、仆射及录尚书事外,他官经皇帝任命,亦得参预都曹事。②

  • 银捐

    清代捐纳方式之一。乃后期加捐花样。咸丰、同治年间,为鼓励加捐,实行多立班次,减折加捐之法。纳捐者多以饷粟交进,有成数不及定额之半者。其后另订加成新章,并令交进实银,因有此称。同治三年(1864)设银捐

  • 朱肱

    北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翼中,号大隐翁,又自号无求子。元祐进士。曾官奉议郎。后忤旨罢官,侨居杭州大隐坊,著书酿酒,作《北山酒经》。苦心钻研《内经》及张仲景学说,历数十年,遂精于医。将《伤寒论》

  • 中日船只遭险拯救章程

    日本与清政府订立的关于双方救难事宜的约章。签约日期不详,自光绪十六年七月十七日(1890.9.1)执行。由清总理衙门与日本公使大鸟圭介签于北京。凡三款。主要规定:两国彼此拯救海上难民,所给之衣食、路费

  • 张怀瓘

    唐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累官率府兵曹、鄂州司马、翰林院供奉。真、行、小篆、八分俱工。著有《书断》,闻名于世。另有《书估》、《六体书论》与《书议》。品评真、行、草、章四体各家等第,兼论各体之法,颇有卓识

  • 胡以晃

    约1816—1856清广西平南人。地主出身,武生员。早年入拜上帝会,毁家附义。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攻克永安(今广西蒙山)后,封春官正丞相。三年率军西征,克安徽桐城、舒城,封护国侯,旋改护天侯。四

  • 陈宠

    ?—106东汉沛国洨(今安徽固镇东)人,字昭公。明习法律,少为州郡吏,辟司徒府,掌狱讼,撰《辞讼比》七卷,公府奉以为法。章帝初,为尚书。奏言宜改前世苛俗,帝遂诏有司废止惨酷之科,解妖恶之禁。性周密,自

  • 粤民御(禦)夷录

    书名。清梁应时辑。稿本。作者在道光末年广州反入城斗争中为高第街团练之首事。是书辑录有关文件十篇,包括地方政府札谕、团练领导人名单、公结及致英人书信等,反映了当时反侵略斗争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