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楚方城

楚方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之长城。楚“方城”之称始见于《左传》、《国语》。《左传·僖公四年》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国语·齐语》记齐桓公“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韦昭注:“方城,楚北之阨塞也。”《左传·襄公十六年》:“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其可考之大致走向是,西南自今邓州市东北境,沿湍水东岸北上,入今内乡东北境与今南召西北境,继折向东,沿伏牛山脉南麓伸至今鲁山东南境,遂转向东南,入今叶县与方城交界地,东行,至今舞阳境折向南,入今泌阳境,由此转向西南入唐河境,总长近千里。一说此长城北段,即伏牛山南麓一段,实依山为险,未筑城墙。其东、西两段系就地取材,以土、石构筑。据实地考察,在今叶县与方城间大吴口附近仍可见土、石长城遗迹,东西走向,垣有南北两重。或说方城非一时所修,鲁山以东部分筑于春秋时期,鲁山以西部分扩建于战国楚顷襄王初年。

猜你喜欢

  • 张庭坚

    北宋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字才叔。元祐进士。调成都观察推官。绍圣间通判汉州,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字,坐与邹浩通信告别免官。徽宗即位,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数上书言事,反对恢复新法,称赞司马光、吕公著贤

  • 阳山

    ①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山海经·中次二经》:“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即此。②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狼山。因位于当时黄河正流(今黄河支流乌加河)之北,故名。《史记

  • 卜泰

    ?—约329十六国时人。匈奴族。前赵刘曜卜妃兄弟。初附靳准,后与乔泰、王腾、靳康等杀准,奉传国玺归刘曜,拜左光禄。后官至大司空、上光禄大夫,领太子太傅。

  • 得胜陀誓师

    见“得胜陀”。

  • 张敏

    ?—112东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字伯达。章帝建初二年(77),举孝廉,四迁为尚书。上疏驳议“轻侮法”,以为此法开相杀之路,有违“杀人者死”之三代通制。和帝纳之。后历任司隶校尉、汝南太守、议郎、

  • 郑成功墓

    在今福建南安市。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渡海驱逐荷兰殖民者,次年收复台湾,旋病死,葬于台南洲子尾。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葬福建南安祖墓。墓为三合土结构,分为九室,墓道为石砌,

  • 恩俸

    清代官员之加俸。雍正六年(1728)始命予吏、户、兵、刑、工五部尚书、侍郎双俸,后兼管部务大学士亦得双俸。乾隆元年(1736),命在京文职一律发双俸。其原有之俸称正俸,新增部分称恩俸。初,官吏受罚俸处

  • 瓦作

    明代内府所属机构。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与木作、石作、土作等负责营造宫室、陵墓等事。

  • 颜聚

    一作颜最。战国时人。初为齐将。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将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赵王旋中秦反间计,听信佞臣郭开谗言,杀李牧,废司马尚,使他与赵葱(一作忽)代之。次年,秦攻赵益急,赵葱军破,

  • 京师习艺所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初隶工巡总局,继辖于巡警部,后又改归民政部直辖。收取轻罪犯人,令习工艺,使之改过自新,并酌收贫民,教以谋生之技,相当于京城地区的劳教机关。有监督、提调兼典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