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校理

校理

官名。亦称校理官。唐代始置,为弘文馆、集贤殿书院之属官,掌校刊典籍之错谬。开元七年(719)始设于弘文馆。八年,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前身)亦置,无常员,多以他官兼。贞元八年(792)罢集贤殿书院校理,元和二年(807)复置。四年,定以非登朝官为之。长庆三年(823)罢弘文馆校理。宋代设有秘阁校理。元、明未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设文渊阁校理,掌文渊阁书籍的注册点验。

猜你喜欢

  • 杨叶洲

    地名。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洞庭湖入长江之口处。因洲形似杨叶,故名。南朝陈天嘉元年(560),侯瑱等袭破周将独孤盛于杨叶洲,即此。

  • 干草会

    干(斡)清末晋南农民组织。因以干草烧劣绅房屋,故名。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山西高平、长治、沁县、泽州(今晋城)等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自带干草和木棍,焚烧本村本乡劣绅房屋,打击土豪劣绅的气焰。

  • 桂阳监蛮瑶

    宋少数民族名。居今湖南常宁以南,包括桂阳监(治今湖南桂阳)、郴州(治今湖南郴州市)、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市)、连州(治今广东连州市)、贺州(治今广西贺州市东南),绵亘千余里,无赋役,称为瑶人,亦称蛮瑶。

  • 伯德窊哥

    ?—1219金西南路(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咩乣奚人。蒙古军占西南路,相邻州县皆降。兴定元年(1217)与姚里鸦胡等招集义军,复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遥授武州刺史,权节度使。三年,真授东胜军节度

  • 朝奉郎

    官名。北宋前期,为正六品上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用为文臣新寄禄官,正七品,取代旧寄禄官后行员外郎、左右司谏。

  • 总河

    河道总督之俗称。

  • 左司卫

    官名。西晋起,太子宿卫有左右二卫率。北周改左右二卫为左右司卫,率改称大夫,有左右司卫上大夫、左右司卫中大夫、左右司卫上士。

  • 岳飞墓

    俗称岳坟。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边栖霞岭下岳王庙西侧。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2.1),岳飞因反对与金屈辱议和,遭高宗、秦桧等杀害。被害后,狱卒隗顺潜负其尸,埋于北山旁。孝宗隆兴元年(1163),岳飞

  • 凉书

    书名。(1)十六国前凉索晖撰。记前凉史事。久佚。(2)北魏高谦之撰。十卷。记十六国时北凉史事。已佚。(3)亦称《蒙逊记》。北魏宗钦撰。十卷。记十六国时北凉史事。已佚。(4)十六国西凉刘昞撰。十卷。记十

  • 长爵

    汉代高爵的别称。《汉书·贾谊传》:“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颜师古注引张晏注:“长爵,高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