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枢密院

枢密院

官署名。唐永泰中始以宦官为内枢密使,不置司局,无视事之厅。僖宗、昭宗时,杨复恭、西门季玄为枢密使,始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专置官署,扩为东、西(上、下)两院,设枢密使两人及承旨、院吏等,全用宦官,出纳机密诏奏,分割政事堂之权。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废,职归崇政院。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改崇政院置,职掌与唐略同,协助皇帝决策发令,官员改用士人,以宰相兼枢密使领院事。后晋天福四年(939)废,事归中书。出帝开运元年(944)复置,军国大政皆归之。宋初罢宰相兼掌枢密之制,遂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并称“二府”,对掌军政大权。本院专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军马等政令及出纳机密命令之事,为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初设枢密使、副使,后陆续增置签署院事、同签署院事、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通常使、副使与知院、同知院不并置,熙宁元年(1068)始同时设置。元丰五年(1082)罢使与副使,置知院事、同知院事各一人。南宋初,命宰相兼知枢密院。绍兴七年(1137)复置枢密使,仍以宰相兼任。辽会同元年(938)灭后晋,依晋制在汉地设枢密院,掌汉人军政。大同元年(947)设契丹枢密院,统领契丹、渤海、女真等部族军兵,亦主民事、刑狱诉讼、纠察百官等事,亦称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称南枢密院,总领汉人之政,掌政治、财赋、军事,地位不如北枢密院。各设枢密使、知枢密使事、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知枢密副使事、同知枢密使事、签书枢密院事等官。皇帝亲征时,常设行枢密院,总领兵事。西夏亦置,西夏语音“令泥落”,掌全国军事枢要、边防等,属上司。长官为都枢密使、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枢密位有枢密南益、枢密北座、枢密西摄、枢密东拒、枢密副使、入枢密名。又有枢密都承旨、枢密都招讨使、枢密直学士等职。金天辅七年(1123)亦置,总领汉军。泰和六年(1206)改都元帅府,八年复旧名,掌朝廷军机要务。设枢密使、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枢密院事等官。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置,为朝廷军事行政机构,掌军事机要。由皇太子真金兼领枢密使。后枢密使几度再设,皆由皇太子兼领,实为虚衔。定置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枢密院判官、参议等官。有征伐之事,则置行枢密院;为一方一事而设者,则称某处行枢密院。

猜你喜欢

  • 优伶

    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的统称。一般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古书中这三者也往往通用。宋元以来,常把戏曲演员称作优伶、优人或伶人,社会地位低于一般百姓。

  • 河台

    清代河道总督的别称。

  • 乌护

    古部族名。又称乌鹘、乌讙、乌骨。铁勒之一部。游牧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以北山中。突厥强盛时,臣属于突厥。突厥分裂后,又属西突厥。后西迁至锡尔河下游。一说即鄂尔浑突厥文碑之Oguz或Toguz-og

  • 丰储仓

    宋高宗时,分别在临安府(治今浙江杭州)、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镇江府(治今江苏镇江)和四川设立,储粮几百万斛,以备水旱灾荒。

  • 月灯阁

    唐佛阁。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南等驾坡。高台建筑,下临广场。唐后期,进士及第者于雁塔题名后,在此击球、宴饮。咸通十三年(872)三月,新进士集于月灯阁痛饮,为打球之戏,广场杂演百戏,士宦之家于广场四

  • 刘伯温

    即“刘基”。

  • 大斡耳朵

    成吉思汗第一宫帐。地名曲雕阿兰(又译库铁乌阿剌里、阔迭额阿剌勒,蒙语阿兰意为荒岛,指两河合流处之间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西、克鲁伦河与臣赫尔河合流之间的多伦孛勒答山旁。元太宗、宪宗和泰定帝的即

  •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原名《租地条款》或《租地条款专条》,又称《会订续约》。清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七日(1898.5.7)驻俄公使许景澄与莫拉维诺夫在俄国首都彼得堡签订。凡六款。主要内容:1.俄国租地北界应从辽东西岸亚当湾

  • 明光隘

    云南腾越九关之一。在今腾冲县境。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置。为边防土弁驻屯之所。土把总杨姓,世职。

  • 蔡幼学

    1154—1217南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字行之。少从*陈傅良学。乾道进士。任广德军教授,迁敕定所删定官。光宗时,历武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立,上书请任贤、宽民、讲学。因韩侂胄黜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