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杨谅

杨谅

?—604

隋文帝子。字德章,一名杰,小字益钱。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十七年,出为并州总管,深受文帝宠爱。自以为身处天下精兵之地,又见太子杨勇、蜀王杨秀被废,惧祸及己身,阴有异图。以防突厥为名,大发工役,缮修器械,招纳亡命,殆将数万。仁寿四年(604)文帝死,炀帝即位,深恐被害,遂发兵反,从者十九州。炀帝遣杨素攻之,计穷请降。除名为民,绝其属籍,后幽死。

猜你喜欢

  • 大理寺都评事

    官名。明大理司左、右司长官。掌狱讼复审。建文时改左、右寺正置,各一人,正六品。后复旧制。

  • 献俘

    古代军礼之一。对异族进行战争得胜,将所俘人员献于宗庙。诸夏间战争不行此礼。参见“献捷”。

  • 边寿民

    1684—1752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原名维祺,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又号苇间居士。工诗词,能书善画。用泼墨法画芦雁,潇洒生动。间画山水、花卉,别有逸致。著有《苇间老人题画集》。边孝村在今河南

  • 捕盗步军校

    官名。清代八旗步军营之职官。康熙三十四年(1695)置。满洲旗各三人,蒙古、汉军旗各一人,于各旗步军校内派委。正五品。掌率捕盗步军三百二十人,以缉捕盗贼。

  • ?狁

    古族名。居于周之西北,为周之劲敌,与薰育为同族。��狁之称见于周懿王至宣王之间,以厉王、宣王时侵扰最甚。参见“董育”。

  • 静陵

    东汉质帝刘缵陵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本初元年(146)闰六月质帝卒,秋七月葬此。

  • 屠隆

    1542—1605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万历进士。除颖上知县,调任青浦知县,迁礼部主事,遭人诬陷,罢官归家,遨游吴越间,寻山访道,啸吟赋诗。作传奇《昙花记》、《修文记

  • 杜曲

    在唐都长安城南少陵原东南(今西安韦曲镇)。其地山川风景秀丽,草木花坞极胜。因杜氏家族世居于此,故名。有南杜北杜,杜固为南杜,杜曲为北杜。

  • 广平国

    见“广平郡”。

  • 载芟

    《诗·周颂》篇名。诗中描述西周时期周王于春季籍田,以及耕作、收获的情形,反映了当时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