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南。《左传》定公九年(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即此。②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禹州市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杜预注:“瑕、杏,敬王邑。”

猜你喜欢

  • 冠礼

    男子成年所举行的加冠礼,行礼年龄及具体仪式因时、因阶层而有不同。周代仅限于贵族男子于二十岁时行冠礼。天子、诸侯则十二岁即可行之。礼仪一般由父或兄主持,于春二月选定吉日,在宗庙举行。行冠礼前三日,又以蓍

  • 雷万兴

    唐潮州(今属广东)人。畲族首领。总章二年(669),与蓝奉高、苗自成等起兵,率畲人与唐军战斗,唐军守帅不能制,仪凤二年(677)攻下潮阳(今广东潮阳西北),声势浩大。后失败被杀。

  • 吕夷简

    979—1044北宋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一说先世居河东,后徙开封(今属河南),字坦夫。咸平进士。真宗朝历任地方官,累擢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以治绩为真宗所赏识。曾请废除农具之税及暂缓南方伐木运京之

  • 庾峻

    ?—273西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山甫。少好学,有才思。历郡功曹,举计掾,州辟从事。太常郑袤举为博士。时重庄、老而轻经史,独潜心儒典,尝为魏高贵乡公解《尚书》疑文。迁秘书丞。入晋,累迁侍中

  • 宗卫率府

    隋文帝时、唐初至龙朔二年(662)、咸亨元年(670)至景云二年(711)均称左、右司御率府为左、右宗卫率府。

  • 知令录

    宋官名简称。知令,指知县令;知录,指知司录、知录事参军。选人知令录包括知司录、知录事参军、知县令。

  • 附加堆纹

    古代陶器纹饰。陶器成型后,在其表面再贴附泥条或泥饼而成。多见于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

  • 左戎卫

    官署名。即左领军卫。唐龙朔二年(662)改是称,咸亨元年(670)复名左领军卫。

  • 太子典作局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子家令寺司藏署,职掌不详,设丞为长官。

  • 奉安

    旧指安葬君父。《汉书·刘向传》:“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后汉书·明帝纪》:“司徒訢奉安梓宫,司空鲂将校复土。”后安置神像、神位等亦称奉安。苏轼《画西方阿弥陀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