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师中

李师中

1013—1078

北宋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字诚之。举进士,累擢提点广西刑狱。迁转运使、权经略使,招降侬智高子宗旦,善抚土著,边民呼为“桂州李大夫”。神宗即位,知凤翔府,除河东都转运使,改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反对王韶开熙河,削职知舒州等地。上书乞召用司马光、苏轼,论时政得失,大言自荐。为吕惠卿所劾,贬和州团练副使。著有《珠溪诗集》。

猜你喜欢

  • 晋襄公

    ?—前621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名欢、一作驩。晋文公之子。继文公即位。初即位,与姜戎阻击秦军,战于崤山(今河南三门峡市东),擒秦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其母文嬴(秦穆公之女

  • 针路

    航海术语。明清时期,指南针成为导航的主要仪器。《松江府志》:“进某澳,转某门,以至开洋,避礁避浅,皆以针定。”故航线称之为针路,而记录针路的专书则称针经,亦叫针谱、针路簿等。

  • 邸吏

    ①府邸属吏。《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召邸吏戒曰。”②进奏官别称。《宋史·刘奉世传》:“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矫为家书,以入邮置。”

  • 夏屋

    地名。在今河北顺平县北。《水经·滱水注》引《竹书纪年》:“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即此。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列于惠王二十年(前350)。

  • 千亩

    ①周王行籍田礼的土地。参见“籍田②”。②西周晋邑。在今山西古县北;一说在今介休市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大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按在穆侯十年,前802)

  • 张闿

    265—328晋丹阳(治今江苏南京)人,字敬绪。安东将军司马睿引为安东参军,甚加礼遇。转丞相从事郎中、给事黄门侍郎、本郡大中正,以佐翼勋赐爵丹阳县侯。睿即位后,出补晋陵内史,筑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

  • 东宫三师

    又称太子三师。即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

  • 别吉

    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别吉,相当于汉语公主。成吉思汗诸女火臣、阇阇干、阿剌海、秃满伦、安塔伦皆称别吉。辽、金时大部落贵族女儿亦用此称。克烈部长汪罕侄女,元宪宗、世祖生母唆鲁禾帖尼称别吉,元代称别吉太后

  • 博阳川

    亦作傅阳川、敷浅水。源出今江西德安县西北,东南流过县南,注入鄱阳湖。参见“博阳山”。

  • 监御史

    官名。秦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即监御史,主监察郡政。西汉初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