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佳白

李佳白

1857—1927

美国人。北长老会传教士。先后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曾获神学博士学位。清光绪八年(1882)来华,在山东烟台、济南传教。二十年至北京。次年加入强学会。同恭亲王奕訢、李鸿章、翁同龢等人交往甚密,曾提出《中国教育计划书》。二十三年,在北京创立尚贤堂。义和团运动时期,曾任英国侵略军翻译。二十九年,在上海正式建立尚贤堂。宣统三年(1911),创刊《尚贤堂纪事》,鼓吹新学和旧学调和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帮助陈焕章等成立孔教会,并把孔教会列为尚贤堂国际教务联合会一员。后又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接办法国人的《北京晚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倾向德奥,同年底被中国当局驱逐出境。1921年再度来华,在北京恢复尚贤堂。次年创刊《国际公报》,散布共产主义不适宜中国的谬论。1925年组织中外睦友会,攻击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后死于上海。著有《中国排外骚乱的根源》、《中国一瞥》等。

猜你喜欢

  • 沈阳县

    沈(瀋)西汉置。治今陕西华县东北。以在沈水之北得名(《水经·渭水注》)。属左冯翊。东汉废。

  • 太官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尚书省诸曹尚书之一,掌供宫廷御用膳食。太和中改制罢。

  • 萧干(幹)

    ①(?—986)辽后族,审密部乙室已氏,小字项烈。北府宰相萧敌鲁之子。世宗时察割作乱,遣人来通谋,他不从,缚送寿安王(穆宗)。穆宗即位,拜群牧都林牙。应历十五年(965),领兵攻讨乌古部,获胜。十七年

  • 唐阙史

    书名。原称《阙史》。唐高彦休撰。二卷。书成于中和四年(884)。以所集草稿散佚过半,定稿时又有所删削,故名。记大中、咸通以来人物、琐事、掌故、传说等,间附议论,凡五十一条。所记唐末以缣帛为流通手段,楚

  • 唐方镇年表

    书名。近人吴廷燮撰。八卷。自睿宗时始设沿边节度使,中经玄宗普设于周边,安史乱后内地亦多设置,以致形成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局面。吴氏辑录方镇有关资料,按时间先后分别列于各方镇之下,排比整理成此表。后附考证二

  • 昌国

    战国齐邑。又作昌城。即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史记·乐毅传》:燕昭王“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五年(前274),“燕周将,攻(齐)昌城、高唐,取之”,皆即此。

  • 商界共和团

    清末政团。宣统三年十月二十八日(1911.12.18)由朱葆三、吴登瀛等发起,李鉴堂、倪庆云等赞助,成立于上海。以赞助共和、扶持民国军为宗旨。成员多为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和洋行买办。从事宣传共和原理及组织

  • 撒拉雍珠

    ?—1890清川边中瞻对(在今四川新龙)人。藏族。为铁工,因反抗藏官虐政,于光绪十五年(1889)率众起义,驱逐驻瞻对官兵。清廷调集重兵镇压。次年因叛徒出卖,失败遇害。

  • 太和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为州。治今江西泰和县。属吉安路。明初降为县,改为泰和县。

  • 宪部郎

    官名。即隋代尚书省刑部头司长官,大业三年(607)改刑部司侍郎置,以区别于刑部次官侍郎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