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杂律

杂律

唐律第十篇名。指不便归为一个类型的犯罪行为。如国忌作乐,私铸钱币,城内走马,负债不偿,错认良人为奴婢,侵街巷道路,犯夜,奸罪,私造度量衡器等,皆受相应刑罚。共六十二条。战国魏李悝《法经》中即有杂法,北周改称杂犯律,隋称杂律,唐因之。

猜你喜欢

  • 龙户

    即“疍户”。

  • 北曲

    ①元代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②即元杂剧。

  • 懋功厅

    本大小金川土司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分置美诺、阿尔古二厅,四十四年并阿尔古入美诺厅,四十八年改名懋功厅。治今小金县。领屯务五、土司二,相当今四川小金、金川二县和丹巴县东部地区。属四川省。191

  • 孚惠全书

    书名。清彭元瑞编辑。六十四卷。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汇集乾隆一朝关于蠲免赈贷的谕旨、御制诗章,分类分事,按年月编排。有清刻本。

  • 龙尾关

    即“龙尾城”。

  • 龙章造纸厂

    商办企业。清光绪三十年(1904)华商筹创于上海,资本三十六万元。三十三年正式开工。宣统元年(1909)增招新股二十七万七千余元。有清官方投资八万余元。工人达六百名。

  • 乾祐县

    五代汉乾祐二年(949)以乾元县改名。治今陕西柞水县。属京兆府。金废入咸宁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置,三十一年废。

  • 一心三观

    佛教名词。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首创于北齐慧文。语出《摩诃止观》卷五上。三观,指“空观”、“假观”和“中观”。佛教认为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均非独立存在的实体,故谓空,即空观;由因缘

  • 完颜承立

    即“完颜庆山奴”。

  • 本章

    泛指臣工向皇帝报告事务的文书,如题本、奏本、奏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