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朝审

朝审

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1459)。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将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清制,每年霜降前,先由刑部将监候秋后处决的案犯汇成招册,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份。至霜降前后十日,三法司会同九卿等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朝房集议。刑部各司俱带招册并监提人犯、唱名过堂,逐一审议。最后亦分“情实”、“缓决”等五类,造册奏报皇帝裁决。

猜你喜欢

  • 都官伯克

    又译都观伯克、都管伯克。新疆维吾尔语音译。官名。职司各地文移书札,兼理外方来使供给。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至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 转运使

    官名。唐先天二年(713)始置水陆发运使,掌洛阳、长安之间漕运。开元二十二年(734),以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掌东南水陆运输。后又置诸道转运使,掌全国粮食谷物调拨。安史之乱后,又于各地置巡院。因其

  • ①京都、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史记·周本纪》:“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 司兵参军事

    官名。(1)隋开皇三年(583)改诸卫、太子诸率、诸王府、诸州兵曹参军事而置,掌军政。大业三年(607)均改为司兵书佐。唐武德中又改诸府、州之司兵书佐为司兵参军事。三都、六府各置一至二员,正七品下,掌

  • 扶桑游记

    书名。清王韬撰。分上中下三卷。王氏于光绪五年(1879)出游日本,将东渡观感记下,于是有《扶桑游记》存世。除介绍日本各地风俗、民情、名胜及“效仿西法”外,还间涉明室遗民流亡日本事。尤着重考察日本政治制

  • 茹陂

    水利灌溉工程。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以溉稻田。

  • 龙泉隘

    地名。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银山镇北。明万历中奢崇明叛,据重庆,西犯成都,曾攻克此隘。

  • 平瑞

    ?—1864清满洲正黄旗人,那拉氏。咸丰初,历任参领、副都统、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将军职。咸丰十一年(1861)擢乌鲁木齐都统。同治三年(1864)新疆回民反清举事,进围乌鲁木齐,他督兵力守,城陷自尽

  • 欧阳和伯

    即“欧阳生”。

  • 丰州

    ①隋开皇五年(585)升永丰镇置。治九原县(今内蒙古五原县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其迤北一带。唐属关内道,末年地入党项。②辽置。治富民县(蒙古至元四年〔1267〕省入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