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晋元帝

晋元帝

276—323

即司马睿。东晋皇帝。公元317—323年在位。字景文。懿曾孙,琅邪恭王觐子。年十五嗣爵。惠帝即位,初拜员外散骑常侍,累迁左将军。成都王颖败东海王越于荡阴(今河南汤阴西南)后,即潜至洛阳,迎太妃归国。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永嘉初,用王导谋,镇建邺(今江苏南京),置腹心,礼名贤,联合江南大族,经营江东。怀帝被俘后,由司空荀藩等推为盟主。愍帝立,加左丞相,进位丞相、大都督,遣将分定江东,斩孙弼于宣城,平杜弢于湘州。愍帝被俘后,建兴元年(313)改建邺为建康。即晋王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改元建武,自此史称东晋。建武二年(318)三月,即帝位,改元大兴,都建康。初镇江东,王导、王敦辅佐,称“王与马共天下”。然重用心腹刘隗、刁协、戴渊等,使居要镇,借树樊篱,致王敦、沈充伺机叛乱,终因受制于敦,抑郁而死,谥元帝,庙号中宗。

晋元帝

猜你喜欢

  • 戊戌履霜录

    书名。近人胡思敬(退庐居士)撰。四卷。戊戌变法前后,胡氏官京师,后据闻见纂为此编。卷一为《政变月纪》,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迄八月,逐月记变法经过,上谕、奏疏多摘要录入。卷二为《康有为构乱始

  • 内务府

    官署名。清代总管宫廷事务的专门机构。独立于当时政府的行政系统之外,掌管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理。凡宫廷之仓储、财务、典礼、食用、工程、警卫、刑罚,以及本府官员任免,太监、宫女管理等事宜,皆为其专责

  • 会试

    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的省试。辽有礼部试,亦同。会试之称始于金。金制,凡府试中选者均可参加会试。泰和二年(1202)定

  • 南外库

    官署名。宋代卫尉寺所属机构,掌收藏兵器。

  • 两周圜钱

    战国晚期周王畿内的青铜铸币。一说系秦占领此地区后所铸。皆圆孔,背平素。主要有:(1)“西周”圜钱。周考王元年(前440),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西),称“西周桓公”。此钱当为战国晚期时西周君所铸。

  • 东三省

    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清末与北洋政府时代的总称。以在山海关之东得名。亦称“关东三省”,民国后又称“东北三省”。

  • 职令状

    又称关升职令状、关升荐削。宋代高、中级官员荐举选人由判、司、簿、尉*关升为令、录、职官的一种举状。选人初官,若被注授幕职官差遣,则得“职状”;被注授县令、县丞,则得“令状”。

  • 勾栏

    一作勾阑、构栏。宋元时城市中百戏杂剧的主要演出场所。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宋代瓦舍中搭有许多棚,以遮蔽风雨。棚内设若干勾栏。一说有的勾栏以“棚”为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 车士

    兵种名。亦称轻车士,即驾轻车作战的士兵。《汉书·冯唐传》:“(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车骑之士也。”

  • 官年

    宋代指官员上报朝廷的年龄。宋平民初次应举,必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得与富室为婚;若不幸潦倒场屋,得特奏名恩典,亦可趁六十岁以下当官。品官子女、亲属,则多虚增岁数,以便荫补后早登仕籍。以此,遂有“官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