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方舆

方舆

①战国宋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后为齐、魏、楚所占。《战国策·秦策四》:“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舆、铚……,故宋必尽。”秦置为县。北齐天保中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唐宝应元年(762)改为鱼台县。②郡名。因方舆邑得名。公元前284年前,魏攻取该地后置。辖有今山东嘉祥以南至江苏丰县一带。③犹舆地。古人认为地载万物,如同车舆,故以“方舆”指地。后人将地理学称为“方舆之学”。宋时祝穆有《方舆胜览》,清代顾祖舆有《读史方舆纪要》。

猜你喜欢

  • 首思

    蒙古语,意为津汁,汉译祇应。元驿站对乘驿官员、使臣供应饮食,称首思。宿顿者正使每日支米一升,面一斤,肉一斤,酒一升,油盐杂钞十文(后改三十文),从人只支米、面;过路者减半。首思或由站户负担,免其和雇和

  • ①又称相安。夏王。仲康之子。仲康死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得同姓诸侯斟灌、斟之助。曾征伐淮夷、畎夷、风夷、黄夷(《古本竹书纪年》)。寒浞命其子浇杀斟灌、又伐斟,

  • 小秋

    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 固城镇

    在今新疆和田县西。《新唐书·地理志》:于阗“西二百里有固城镇”。固原州 明弘治十五年(1502)置。治今固原县。属平凉府。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海原等县地。总督陕西三边驻此。清同治十二年(1873)升为

  • 捕厅

    清对地方州县吏目、县丞、典史等佐杂官之通称。以其有缉捕之责,故名。

  • 酒使司

    官署名。金代置,掌酿酒及税收。设于京都及真定以外、课二万贯以上之地。课及十万贯以上设使、副使、小都监各一员,司吏三人;五万贯以上者设使、副使各一员,司吏三人;二万贯以上设使及都监各一员,司吏二人。设于

  • 宋神宗

    1048—1085即赵顼。北宋皇帝。1067—1085年在位。英宗子。嘉祐 八年(1063)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封颍王,三年立为太子。四年即位,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熙宁二年

  • 管理杭州织造

    官名。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杭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 霍去病

    ?—前117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武帝卫皇后姊少儿之子。为人沉静少言,果敢有谋略。初为侍中,以骠姚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有功,封冠军侯。其后多次率军出塞,斩获甚众。元狩二年(前121),为

  • 中都

    ①邑名。(1)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前540):齐陈无宇送女,晋侯“谓陈无宇非卿,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后九年(前316),“伐取赵中都、西阳”,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