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文思院

文思院

官署名。五代后梁置,以院使为长官,旋改称乾文院。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复置,掌造金银犀玉等工巧器物,并加彩绘、装钿等装饰,供应宫廷及各府署所需仪物、器仗、权量、舆服等。设监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班使臣充任。熙宁三年(1070)以文、武臣各一人为监官。元丰改制,隶少府监。南宋初,随少府监归属工部,置提辖及监官。西夏亦置,以文思使为长官。金代改置文思署。明复旧称,主管朝廷舆辇、册宝、法物和各种器服所需金银犀玉、金彩绘素等装饰物制作与供应,设大使、副使以掌之。

猜你喜欢

  • 扉棱

    古代青铜器装饰。是条形片状突起,外缘有的平滑,有的为不规则凸齿。多见于容器颈、腹及足部,也有自盖至器足上下连续的。圆形器多饰于外壁图案中心或分界处,有的形器多饰于四隅。在乐器、兵器上也常出现。盛行于商

  • 新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七月(1897.8)创刊于上海。半月刊。叶耀元为总撰述。分算学、政学、医学、博物四种。意在振兴教学、切磋人才。每册约二十四页。除上海外,苏州、北京、天津、陕西、广东、福州、厦门等

  • 静修先生文集

    书名。元刘因撰。二十二卷。刘因(号静修)卒后由门人故友编集,凡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至顺元年(1330)宗文堂刊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 耧车

    见“耧”。

  • 杨禹昌

    1885—1912清末四川资州(今资中)人,字敏言。光绪三十三年(1907)肄业于北京蜀学校。宣统元年(1909)考入保定陆军师范学堂,毕业后充清河陆军中学堂教习。三年,武昌起义,南下上海参加同盟会。

  • 道民君

    西域车师后(後)国官名。“道”即“导”。参见“通民君”。

  • 广州同文馆

    学校名。又称广州广方言馆。清同治三年(1864)五月底广州将军瑞麟、两广总督毛鸿宾在广州设立。仿照上海广方言馆章程办学,造就外语人才。设提调一人、馆长二人,聘外国教习、汉教习各一人。学生限额二十人,其

  • 法兰西近世史

    书名。近人马君武译编。成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据日本人福本诚《法兰西今世史》译编。分六部分,介绍十九世纪法国政治、财政、军事、产业、商业、交通、地理、文化、科技等情况,并简述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 杓窊印

    辽代皇帝赐给将帅调发军马使用的专印。杓窊,义为鹰。印纽作鹰鹘形,取疾速之义,故名。又称鹰纽印。

  • 救荒活民类要

    书名。元张光大辑。三卷。卷首有元桂阳路总管高丽完者秃序,称:“仆至顺庚午(1330)蒙恩出守桂阳,适值大歉之岁,悉心赈活,仅得无害。昔富郑公守青州,活饥民二十余万,心切慕之。因命郡文学张君致可编集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