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散府

散府

又称散郡。金元时期不设路总管府或不由都总管、总管兼领府事的府称散府。金时均隶于路。元有隶于省(行省)、隶于宣慰司、隶于路者不一。直隶于行省者,如汝宁府、归德府、凤翔府;隶于宣慰司者,如高邮府;隶于路者,如中山府、广宁府等。一般均领州县,个别不领县者,如木来府。均见《元史·地理志》。

猜你喜欢

  • 木马

    唐时黠戛斯等北方民族乘用之雪橇。《新唐书》:“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

  • 心学

    ①即陆王学派。南宋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杂说》),明王守仁主张“天下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下》)。以“心”为宇宙本体,以“发明本心”、“致良知”为修养方法,故名。黄震《

  • 潜丘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东。《尔雅·释丘》:“晋有潜丘”,即此。相传宋修惠明寺浮屠,取其土作瓦,丘遂湮。清著名学者阎若璩为太原人,号潜丘居士,著有《潜丘札记》。

  • 炎阁

    一作炎閤。唐南诏王细奴逻孙。姓蒙氏。乌蛮(彝族)。太极元年(712),父逻盛炎卒,嗣立,未几死,弟盛逻皮继立。

  • 元惠宗

    即“元顺帝”。

  • 六明镇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胡良渡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二年(937),“冯晖、孙锐引兵至六明镇,(杨)光远引之渡河,半渡而击之”,即此。参见“鹿鸣城”。

  • 柳湾遗址

    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1974年在青海乐都高庙乡柳湾村发现而得名。1974—1980年进行多次发掘,发现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墓葬。半山类型多为规整长方形土坑墓,有头大尾

  • 住持

    佛教僧职。取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南北朝时,始作为寺院主持人之称呼。入唐,各宗寺院普遍以之为精神领袖,传道弘法,训勗徒众。寺院具体寺务则由三纲(上座、寺主、都维那)负责。中唐时,怀海改革教规,住持渐固定为

  • 韶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韶州置。治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市及仁化、乐昌、乳源、曲江等县地。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

  • 和亲

    ①指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或两个政权之间修好亲善的政治活动。《周礼·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