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撒散

撒散

政府于正课之外,向矿厂额外征收之一种课税名目。清代于金、银、铜、铅等矿,一般均设有丞倅、佐杂、巡拦等官役,管理监督生产。为供给此种管厂官役养廉工食,特规定于各厂正课之外,别收银若干,是谓之撒散。抽收之法,一为按各厂所产矿砂(或变价银)计算;一为按各厂矿夫人头计算。

猜你喜欢

  • 胡天

    神名。古代各民族之原始信仰中多有拜天之习俗。据南北朝史料,其时西域胡人亦多有拜天者,为区别其所拜之天与汉人所拜不同,遂称之为胡天或胡天神。公元三至七世纪,波斯及中亚地区琐罗亚斯德教流行,故史书所言胡天

  • 税契银

    清代行税收之一。凡典当,买卖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必须使用布政使司所颁*契尾,交易双方由地方政府印契过户。业户持契赴榷务机关,按成交契价额,每两纳银三分,称税契银。

  • 寻传蛮

    唐代南诏西境少数民族,以居寻传之地得名。主要分布在今澜沧江上游至缅甸克钦邦境甘高山东北一带。另有少部分散在今雅砻江与金沙江合流地带。元明时称峨昌蛮。其中一部分形成为近代阿昌族。

  • 石榴炮

    炸弹类火器。即击贼神机石榴炮。明代使用。炮用生铁铸造,形类石榴,如碗大,上留一孔以灌火药和毒剂等,装药十之六,放酒杯一个,杯内放火种;以铁盖塞其口,炮外饰以纹,放路旁等地。火种可一月内有效。敌拾,摇动

  • 左中郎将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右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左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考核后备官员,

  • 新班遇缺先

    清代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同治八年(1869)吏部于新班遇缺之上,乃设加捐十成实银一班,即用今称。又称为银捐事例班次。其选途最为优异,以致有“序补过速,见缺指捐”之指斥。光绪中停而复设,直至

  • 者舌

    古西域国名。为波斯语音译。故康居国,在破落那(今中亚锡尔河上游费尔干纳盆地)西北。北魏太延三年(437),遣使朝贡,自后不绝。

  • 南蕃海舶

    即“蕃舶”。

  • 衡山县

    ①西晋惠帝改衡阳县置。治今湖南衡山县南。属衡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并改湘西县为衡山县,治今株洲县西南晚洲旱草坪。属潭州。大业初属长沙郡。唐初复属潭州。天宝八载(749)移治洛口(即今湘潭县东南

  • 宥州

    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以安置自河南江淮迁回的胡户,取“宽宥”为名。治延恩县(今鄂托克旗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海市及鄂托克旗一带。宝应后废。②唐元和九年(814)于旧宥州东北置。距旧州城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