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拨换城

拨换城

又称大拨换城或威戎城。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汉为姑墨国,魏、晋、南北朝时属龟兹国。唐贞观二十二年(648),阿史那社尔攻龟兹,擒其王河黎布失毕于此。其后城属龟兹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咸亨元年(670),吐蕃“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即此。

猜你喜欢

  • 淮南子

    书名。又称《淮南鸿烈》。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诸儒大山、小山等集体编纂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颜

  • 北汉

    古国名。五代时十国之一。乾祐四年(951),河东节度使刘旻(崇)称帝,国号汉,都太原(今属山西),史称北汉。在今山西中部和陕西、河北部分地方,共十二州。旻称契丹主兀欲为叔,自称侄皇帝,凡事必禀承契丹。

  • 三国志补义

    书名。清康发祥撰。十三卷,内蜀书四卷、魏书六卷、吴书三卷。康氏认为裴松之注所征引资料有疏漏处,论说亦偏颇。是书从刘攽注《后汉书》之例,指出《三国志》脱简及传写之讹。其始为蜀臣而后入魏晋者,引《华阳国志

  • 典仪

    官名。南齐置典仪录事,为东宫属官,隶殿中将军所领导客局,掌朝会司仪。梁、陈不详所属,掌唱警唱奏之事。北魏有“典仪监”。隋代为谒者台属官。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员二人,隶门下省,掌殿廷赞唱之节及版位

  • 钟(鍾)仪

    ①又称郧公钟仪。春秋时楚国人。楚共王七年(前584)随子重伐郑被俘,为郑献于晋,囚于军府。九年,晋景公问其世官,答先人为楚之伶人。命其奏琴,操南音。问楚共王情况,所答合礼。晋范文子以其尊君忠敏,不背本

  • 愍忠寺

    今北京市法源寺。唐贞观十八年(644)攻高丽,兵还于蓟城东隅建悯忠寺,以悼念阵亡将士。后改“悯”为“愍”。《续通鉴》:宋建炎元年(1127),钦宗被金兵所俘,“自云中至燕山府,居愍忠寺”,即此。明代改

  • 乐使

    宋女官名。太祖置,主宫中声伎。太宗改为仙韶使。

  • 祖龙

    指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有人持璧予秦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至正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未三年即弃去。方国珍占平阳,招之,不从,弃家室,往来闽、浙间。至正二十七年(1367),浮海过山东,谒扩廓帖木

  • 天人合一

    指天道决定人事,人事也可感知天道,二者合而为一。商周时维护统治权之神学理论。《书·泰誓》:“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谓人间之君、师系天为保护下民而树立的。《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