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用打制法制成的石器。为旧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利用石块打下的石片和打下石片后剩下的石核,或再加工,成为工具。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仍继续使用。

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猜你喜欢

  • 关忠节公传

    篇名。清丁晏撰。关天培传记。对关氏一生事迹,特别是鸦片战争时,在投降派的牵制下,率羸兵二百防守沙角、大角两炮台,奋勇抗英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 咄咄录

    书名。清魏秀仁撰。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全书分四十二节记清朝与太平天国斗争始末,间述捻军及回民起义事。

  • 司辔

    官名。清代内务府上驷院属官。掌预备马辔。额设御马司辔二十人,皇子司辔二人,皆以额鲁特蒙古充任。辖以司鞍长。

  • 兜鍪

    即“鞮瞀”。

  • 卫士丞

    官名。秦属卫尉。西汉景帝初改属中大夫令,后元元年(前143)复属卫尉。为卫士令副贰。东汉有南、北宫卫士丞各一人,分掌南、北宫卫士,秩三百石。西魏亦置,九品,秩二百石。北齐为卫尉寺卫士署次官。

  • 张白坞

    地名。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东汉末张白骑据此,故名。《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四年(538),魏权景宣攻拔孔城,洛阳以南西附,“丞相(宇文)泰即留景宣守张白坞”,即此。

  • 寿县朱家集楚王墓

    战国时期楚王墓。位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在今长丰县)。1933年始被当地土豪聚众盗掘,1938年又遭广西军阀武装围掘。经解放前后数次调查,得知该墓有直径约90米、高2米的封土,墓坑为东西向,墓口长

  • 鹘堤悉补野

    吐蕃赞普族姓。《通典》载:“吐蕃始祖赞普自言天神所生。号鹘堤悉补野,因以为姓。”《敦煌吐蕃古藏文文书》、《长庆会盟碑》藏文部分记载同此。古藏文又称早期赞普为悉补野赞普。

  • 富术

    战国时卫国人。与殷顺且相善。卫嗣君病,他为殷顺且谋,使其取悦于卫君,遂得卫相印。见《战国策·宋卫策》。

  • 贺玚

    452—510南朝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德琏。少传家学,精三礼。齐时会稽郡丞刘��荐为国子生。举明经。齐末官至太常丞。梁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馆。诏为五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