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成实学派

成实学派

即“成实宗”。

猜你喜欢

  • 清议

    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的批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舆论。春秋晚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东汉末,强宗豪族及官吏、名士、太学生,以风谣和品题的形式,奖褒同类,攻讦宦官,讥议时

  • 边商

    明清盐商之一种。明初行开中法,凡向边疆输纳军粮交换政府食盐的商人,统称盐商。后因开中法流弊很多,修改办法,盐商分化。弘治以后,凡凭引行盐的盐商(引商)分为边商、内商、水商三类。边商缴纳盐课,领取盐引,

  • 题补

    清代补授官员的一种方法。按官员铨选章制规定,凡应具题补授的官员出缺,其上司在应补或应升此缺人员中拣选,题请补用,称题补。

  • 柴大纪

    1730—1788清浙江江山人。乾隆武进士,由守备累迁至台湾镇总兵。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起义后,因坚守诸罗(今嘉义),擢福建陆路提督,授参赞。次年,将军福康安率援军抵台,以出迎礼仪不周,居功

  • 司声

    官名。谏官之属。《管子·七臣七主》:“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不��,则所恶及身。”《管子集校·七臣七主》郭沫若按:“司声当是谏官之属。古者‘陈诗以观民

  • 东乡

    地名。(1)明清时,河州(今甘肃临夏)有东、南、西、北四乡。其东乡,即今东乡族自治县。(2)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倚湘水列营,璟击败之,即此。

  • 武备院

    ①见“武备寺”。②清代内务府所辖三院之一。初名鞍楼,顺治十一年(1654)改用明代旧名兵仗局,十八年始改为武备院。与上驷院、奉宸苑合称内三院。掌陈设御用兵仗、修造器械及本院官员奖惩、俸饷诸事。置兼管事

  • 交议档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之档册。记载奉朱批交各衙门议奏之折件的目录,并按件注明交某部议奏之批旨。已办者上盖木戳“议复”两字。

  • 裙带头官

    即“西官”。

  • 崔赜

    550—618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祖濬。开皇初,射策高第,有口才。与诸儒参定礼乐,授校书郎。征为河南王杨昭、豫章王杨暕侍读。仁寿元年(601),杨昭改封晋王,为其记室参军,掌文翰。后授起居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