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律学助教

律学助教

学官名。唐代始置,后几度废置。隶国子监,例置一人,从九品上,掌助博士教律学生徒,以律令为专业。宋初沿置,与律学博士共掌教授法律。神宗元丰改制后不置。

猜你喜欢

  •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书名。又名《王静安先生遗书》。近人王国维(号静安)撰,赵万里等编辑。凡四函,一百零四卷。系在其最初著作合集《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基础上增删而成。收入王氏遗著四十三种,包括早年哲学著作论文集《静安文集》,

  • 巾舞

    汉、魏、晋、南北朝舞蹈。或称公莫舞。舞者着裙襦大袖、碧纱轻衣,手执长巾,随歌起舞,大多用于宴享。因舞者体态轻盈,长巾飘展,颇有柔情风致,故晋时改称“巾舞”(见《晋书·乐志》)。隋代将巾舞和鞞舞、拂舞、

  • 贻谷

    穀)(?—1926清末满洲镶黄旗人,乌雅氏,字蔼人。光绪进士。累官内阁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西安,授兵部左侍郎。后任督办蒙旗垦务大臣,以筹边殖民为己任,其

  • 铎舞

    魏、晋、南北朝盛行舞蹈之一。铎,即大铃。舞时振铎鸣金,声和八音,身不虚动,手不徒举。晋时,傅玄曾作《铎舞曲》,歌词有《云门》、《咸池》、《韶舞》、《夏》、《濩》等五首。该舞多用于宴享,舞者人数无定,以

  • 宋二帝

    北宋末,指宋徽宗、宋钦宗。南宋末,指宋端宗、宋帝昺,端宗即位前封益王,帝昺即位前封卫王,通常称“宋二王”,有时亦称“宋二帝”。

  • 避席

    古交往礼之一。亦作辟席。古人席地而坐,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或自己的谦恭,要离开坐席而伏地,称避席。《礼记·哀公问》:“孔子蹴然避席而对。”孔颖达疏:“以公谦退,故蹴然避席而起对。”

  • 巴西文集

    书名。元邓文原撰。一卷。文原(?—1328),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字善之,一字匪石。后流寓钱塘,至元二十七年(1290)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官至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致仕。著有《内制集》、《

  • 阴识

    ?—59东汉初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次伯。光烈皇后阴丽华之兄。新莽末年,率子弟宾客千余人随刘縯起兵反莽,任校尉。更始元年(23)迁偏将军。次年,封阴德侯,行大将军事。刘秀称帝后,征为骑都尉,复任关

  • 兴势县

    北魏延昌三年(514)置。治今陕西洋县东北。属晋昌郡。西魏属傥城郡。隋大业二年(606)移治今洋县。属汉川郡。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为兴道县。

  • 己吾县

    东汉永元十一年(99)分宁陵县置。治今河南宁陵县西南己吾城。属陈留郡。西晋初废。北魏复置。属马头郡。东魏兴和中移治平石城。北齐并入下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