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征(徵)信录

征(徵)信录

书名。清汪季铭撰。二卷。卷上《粤匪洪秀全始末纪略》,为太平天国起义事。卷下《广东英夷入城纪略》、《半线遭难纪略》、《漳州徐观察殉难纪略》三篇,分别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侵入广州事,汪氏叔侄兄弟被俘入太平军营而后逃出经过,及同治三年(1864)九月太平军进攻漳州等事。有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猜你喜欢

  • 捕蝗考

    书名。清初陈芳生撰。芳生,字潄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成书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著者为适应当时亟需整修水利、除虫灭害而“取史册所载事迹、议论,汇为一编”。分“备蝗事宜”、“前代捕蝗法”两段,涉

  • 悬泉置

    驿站名。西汉武帝置。置,驿站。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在敦煌郡效谷县境内,东距今甘肃安西县56公里,西去今敦煌市64公里。近年发掘遗址,发现大量简牍和其他遗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经济、

  • 闵明我

    1639—1712意大利人,字德先。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康熙八年(1669)抵澳门,十年因南怀仁之荐,奉召至北京供职钦天监。二十四年,继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后曾返欧,赴罗马报告教务,并向西方学者广泛

  • 水部郎官

    水部郎中、员外郎的通称。

  • 嘎山

    满语。汉译村或乡。清满族及东北边区少数民族的基层行政单位。初为血缘团体和血缘团体的联合组织,或一姓数村,或一姓一村。其后,血缘关系纽带松弛,成为一村数姓的基层行政单位。头人称嘎山达,辖于副都统衙门。乾

  • 敦煌石室真迹录

    书名。清末王仁俊辑录并考订。三册。分甲、乙、丙、丁、戊五录。就法人伯希和所得敦煌写本、拓本的影本、摹本,及其归国报告书,选择有关历史、地理、宗教、文学者石印,附以题跋而成。其中《沙州志》、《惠超五天竺

  • 吏部都令史

    官名。亦称吏曹都令史。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掌管尚书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天监九年(510

  • 赤老温

    蒙古逊都思氏,泰赤乌部贵族脱朵格属民。成吉思汗早年曾为泰赤乌部所俘,他与父锁儿罕失剌、兄沉白极力营救。后归依成吉思汗,与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号称“四杰”,分长怯薛。屡建功勋。蒙古建国后,锁儿罕失剌一

  • 国师·护法汗

    即“固始汗”。

  • ①周代国名。姬姓。原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迁于费(今河南偃师南),又称费滑。公元前627年,为秦所灭,地后入晋,后又属周。秦汉时置缑氏县。②春秋郑邑,或以为滑国始封之地。在今河南睢县西北。《春秋》庄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