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彭蒙

彭蒙

战国时齐国人。据《庄子·天下》载,系田骈、慎到之师,游学稷下,以“不教”(不以口说教诲)为主旨。认为古来“得道”之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与庄子齐是非说相通。其见识多违于常人,不得时人重视。

猜你喜欢

  • 史弥远

    1164—1233南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同叔。史浩子。淳熙进士。历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提举浙西常平、起居郎等职。开禧二年(1206),上书反对韩侂胄对金用兵。次年,为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

  • 蒙山

    又名西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六年(312),汉刘曜“掠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之民,逾蒙山而归”,即此。

  • 阏与

    战国韩邑,后属赵。即今山西和顺县。一说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又说在今山西沁县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军于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十一年(前

  •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汉代。凡官长告诫僚属,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南北朝以后,成为皇帝专用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有敕旨、敕牒、敕书之类。明代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画,下

  • 燕县

    本西周燕国,秦置县。治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三年(前204),卢绾、刘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即此。寻改为南燕县。东汉复为燕县。属东郡。永平二年(59)封樊儵

  • 唐中宗

    656—710即李显。唐代皇帝。公元683—684年,705—710年在位。又名哲。高宗第七子,武后生。永隆元年(680),封为太子。高宗死,即帝位。次年二月,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徙于房州(今湖北房县)

  • 欧阳伦

    ?—1397明安庆公主驸马。因屡犯茶禁,纵家奴横暴,被处死。

  • 真王

    年号。(1)北魏时破六韩拔陵年号(523—525)。凡三年。(2)北魏时杜洛周年号(525—528)。凡四年。

  • 文种

    种(種)春秋时楚国郢城(今湖北荆州纪南城)人,字少禽(一作子禽)。曾任楚宛(今河南南阳)令。与范蠡入越,共事越王勾践,任大夫。越王勾践三年(前494),越被吴击破,退守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用其

  • 思孟学派

    战国时以子思和孟轲为代表的儒家派别之一。《荀子·非十二子》最先把子思和孟轲并提。据考证,子思受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因其有师承和思想联系,故近人以“思孟”名其派。《中庸》、《孟子》为研究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