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张绍曾

张绍曾

1879—1928

直隶大城(今属河北)人,字敬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炮兵科。二十八年毕业归国,历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贵胄学堂监督。宣统三年(1911)初,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为参加永平秋操,由新民调驻滦州(今河北滦县)。武昌起义后,兵谏清廷立宪,又谋与吴禄贞合取丰台,推翻清朝。吴禄贞被刺后,调任长江宣抚大臣,未就,旋潜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绥远将军。1916年为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部总长。次年任国务总理。后在天津被刺死。

猜你喜欢

  • 四教

    孔子的教育主张。《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先人之遗文;行,指德行修养;忠,指克己无隐私;信,指不自欺欺人。与分门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大体一致。其教材为诗、书、礼、乐

  • 东林党

    明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万历中,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同乡高攀龙及武进人钱一本等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时政。不少朝臣遥相应和,失意士大夫闻风趋附。时人谓之东林党。他们以清流自视,反对横征

  • 皇朝经世文三编

    书名。(1)清末陈忠倚辑。八十卷。继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葛士濬《皇朝经世文续编》辑成。断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多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有关时务之论述。外国人议论亦采入。其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

  • 捷子

    书名。又作《接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二篇,列于道家,并云“齐人(汉)武帝时说”。据应劭《风俗通·姓氏篇》为六国时人,“武帝时说”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接子与田骈、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并有论

  • 喻茂坚

    明四川荣昌(今属重庆)人,号月梧。正德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云南参政等。嘉靖二十六年(1547)官至刑部尚书。二十八年致仕。

  • 南八城

    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起,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县)、叶尔羌、和阗(今和田县)、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今焉耆县)分驻办事大臣、领

  • 会同馆

    官署名。(1)接待边族官员及外国使臣的机构。金代始置,掌招待西夏、高丽来使,进行边贸。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沿置,隶礼部。元贞元年(1295)定制,以礼部尚书一人领馆事,设大使、副使各二人,掌接

  • 升平

    晋穆帝年号(357—361)。凡五年。

  • 刘义符

    即“宋少帝”。

  • 刘攽

    1023—1089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贡父,或作戆父、赣父,号公非。刘敞弟,与敞同为庆历六年(1046)进士。仁宗、英宗两朝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