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商代国名。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尚书·牧誓》为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春秋时灭于楚。《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战国秦置上庸县。②官名。西周置。侍臣。《逆钟铭》:“仆、庸、臣妾、小子,室家母有不闻知。”③藏语音译,意为下层奴隶。是吐蕃社会中与桂(武士)相对的阶层。平时在桂的监督下从事奴隶劳动,战时由桂率领参加作战。唐永徽五年(654),吐蕃将属民划分为桂与庸两个等级。公元八世纪吐蕃占领沙州时,又在当地部众中统计桂与庸的人数。曾专门划出庸之人部(即庸部)。④亦作佣。出卖劳动力者。又称庸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管子·轻重甲》:“聚佣而煮盐。”又称庸民。《商君书·垦令》:“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又称庸保。《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又称庸夫。《战国策·齐策六》:齐湣王子法章“为莒大史家庸夫”。又称庸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为人庸赁”。又称庸奴。《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张耳之妻曾“嫁庸奴”。又称佣徒。《荀子·议兵》:“故赏庆刑罚执诈之为道者,佣徒鬻卖之道也。”

猜你喜欢

  • 剑南东川节度使

    见“剑南东川”。

  • 因明

    梵文Hetuvidya的意译。佛教名词。起源于印度的一种逻辑推理学说。公元五世纪印度哲学家无著和世亲创立。用五支(宗、因、喻、合、结)作法进行推理,称古因明。六世纪,经陈那及弟子改革后,用宗(断案)、

  • 叔牙

    ?—前662又称公子牙、僖叔。春秋时鲁国大夫。鲁庄公兄弟四人,庄公为长,庆父、叔牙、季友次之。庄公无嫡子,病笃,问他立嗣之事,他欲立庆父。庄公又问于季友,季友则欲立庄公庶子子般。他遂被季友借庄公之命使

  • 中书学生

    北魏*中书学之学生。

  • 王命传龙节

    战国时楚国的一种信节。青铜制,长条形,首端铸龙头形纹饰,正背两面分镌“王命命传赁一棓飤之。”共九字。此种铜节已发现多枚,凡因公事往来之人,持之可以宿止驿传,并得饮食。王命传龙节

  • 戴逵

    约326—396东晋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安道。少博学能文,善鼓琴,工书画。因不乐当世,故屡召不仕。曾与慧远辩难“因果报应”之有无。认为人的寿夭、贤愚皆出于自然,“性有修短之期,故有彭殇之殊

  • 卢粲

    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进士出身。博览经史。神龙中,为给事中。景龙元年(707),武崇训被杀,中宗以崇训为安乐公主婿,诏称其墓为陵,他力谏止之。因忤安乐公主,贬陈州刺史。开元初,为秘书少监,终邠王

  • 惠盎

    一作惠孟。战国时宋国人。《吕氏春秋·顺说》言他曾见宋康王劝其行仁义,学孔丘、墨翟之道。

  • 皇极历(曆)

    古历名。隋刘焯撰。成于仁寿四年(604),未颁行。

  • 宣房宫

    《史记·河渠书》:“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