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府试

府试

①金代科举第二级考试。凡乡试及格者可参加府试,原分六处,后增至十处。府试中选方能参加会试。元废。②清代童生试的第二阶段考试。由各府(或直隶州、厅)长官主持。凡经县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所属府(或直隶州、厅)的考试。考期多在四月,报名、履历、保结等与县试略同。约考五场,分别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录取名额,初为入学名额的两倍,康熙三十九年(1700)后不限。录取者可参加上一级的院试。经院试录取后方可进府、州、县学,取得生员资格。

猜你喜欢

  • 刘诜

    1268—1350元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桂翁,号桂隐。年二十后,以教学为业。钻研六经,熟读诸子百家,为文能融会古今,四方求文者甚多。有诗文集《桂隐集》。

  • 杨畋

    1007—1062北宋沂州新泰(今属山东)人,字乐道。生于将家,喜学问,第进士。累擢大理寺丞、知岳州。庆历三年(1043),提点湖南刑狱,镇压瑶族唐和起义。侬智高起事时,为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经制盗贼

  • 左威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代十六卫之一。龙朔二年(662)改左屯卫置,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黑甲铠、弓箭刀楯旗等,为左厢队,次左武卫之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领翊府及诸折冲府

  • 金墉城

    三国魏明帝时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雒阳故址西北角。南曰乾光门,东曰含春门,北曰䢰门。又置西宫(西晋改为永昌宫)于城内。魏、晋时被废的皇帝、后妃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战戍守要地。东

  • 司马悍

    一作司马稈。战国时齐国人。时齐宣王欲使周最立为周太子,他奉宣王命到西周资助周最,以帮助周最取得太子之位。事见《战国策·西周策》。

  • 御府局

    官署名。隋门下省所统六局之一,置监二员,直长四员。大业三年(607)改为尚衣局,隶殿内省(殿中省)。

  • 祖伊

    商臣。传为商臣祖己之后裔,见西伯昌(周文王)伐灭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惧而告纣,纣不听。知纣不可再谏,叹商将亡。

  • 高尔俨

    ?—1655明末清初河间静海(今属天津)人,字中孚。明崇祯进士,官编修。顺治间,历礼、吏部侍郎,擢吏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为言官论劾,乞罢,旋起补弘文院大学士。

  • 辟差

    官制用语。又称差辟、辟置、奏辟、奏举。宋朝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各路转运司、安抚司、知州等,依法许自行选择官员,具名奏辟。往往侵夺吏部窠阙,使冗官现象更加严重。

  • 好太王碑

    又称好大王碑、广开土王碑。为高句丽王朝第十九代主“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之墓碑,刻于高句丽长寿王二年,即东晋义熙十年(414)。在今吉林集安市太王乡。从公元3年儒留王(琉璃王)起,至公元427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