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应制诗

应制诗

诗类名。指臣子应皇帝诏命所作、所和的诗。标题有“应制”二字,故名。唐初多以“应诏”为题,武则天名曌,讳“”为“”。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借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期望。

猜你喜欢

  • 正一经

    道教经典。为《道藏》四辅经书之一。主要为道教符箓各派(正一道)所奉持,其经最早部分约成于东汉末。此经以真一为宗,劾召鬼神。据《正一经治纪品目录》载,有正目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千卷。其最重要者为

  • 义玄

    ?—867唐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俗姓邢。幼有出尘之志,及落发受戒便慕禅宗。首拜江西黄檗山希运为师。后居河北镇州(治今河北正定)临济院,为临济宗之祖师。卒谥慧照禅师。宣传不假外求,“自信”成佛。否

  • 噶尔丹

    1644—1697清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号博硕克图汗。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赴西藏依达赖五世为僧。康熙九年(1670),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次年自藏返,击败诸敌,掌准噶尔部统治权。十五年,

  • 中英广九铁路借款合同

    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1907.3.7)订于北京。为筑广州至九龙边界铁路,清政府向英国中英公司借款一百五十万英镑,九四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铁路作抵。

  • 靺鞨

    古族名。源出肃慎、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布地区东临今日本海,西至嫩江,南抵吉林市,北达黑龙江以北。部落之最著者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粟末部在今以吉林市为中

  • 鸲鹆舞

    晋时兴起之男舞。鸲鹆,一作鸜鹆,俗称“八哥”,鸟名。舞时,舞者模拟鸲鹆各种动作,故名。东晋王导于宴会上,令谢尚著衣帻而舞。谢尚俯仰在中,旁若无人,王导与坐者抚掌击节。此舞气势奔放,舞姿矫健,动作自裁,

  • 伯克

    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新疆维吾尔族旧制,凡官皆曰伯克,且世袭。其职以号别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各城派驻大臣统辖,回疆设官则仍依伯克旧名,惟改伯克世袭制为任命制,并分定额缺、品

  • 汉昌县

    东汉桓、灵时分罗县置。治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十里金铺观。属长沙郡。建安十四年(209)孙权以此县为周瑜奉邑。次年又于县置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不久改为吴昌县。

  • 杜审言

    约645—708唐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巩县(今河南巩义),字必简。杜甫祖父。咸亨进士。初为隰城尉,累转洛阳丞,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则天时,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流

  • 张孝忠

    ①(730—791)唐奚族人,本名阿劳。乙失活酋帅后裔。父名谧,开元中归唐。善骑射。与王武俊齐名。天宝末,为安禄山偏将,充叛军先锋。乱平归唐,属李宝臣帐下。上元中,累功迁金吾卫将军,赐名孝忠。统易州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