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差使

差使

宋代以禁军剩员供中、高级官员宣借役使,称为“差使”。参见“差使剩员所”。

猜你喜欢

  • 阳谷(?)之会

    春秋时齐国谋伐楚国而主持的一次诸侯之会。齐桓公抵御戎狄对中原的入侵后,便转向对付楚国。桓公二十九年(前657),齐邀宋及原楚之与国江(今河南罗山西北)、黄(今河南潢川西)之国君在阳谷(今山东东平西北)

  • 议生

    官名。晋代郡、县属吏中散吏之一,职掌谋议。北齐清都郡,邺、临漳、成安三县亦置。

  • 万金渠

    在今河北临漳县南境。本东魏天平渠。咸亨三年(672)复开。《新唐书·地理志》相州尧城县(今河南安阳市东):北四十五里有万金渠,引漳水入故齐都领渠以溉田。

  • 海东逸史

    书名。撰人不详。原题翁洲老民手稿。十八卷。纪传体。记南明鲁王政权事迹。前两卷为鲁监国纪,卷三为家人传,记监国诸妃,卷四至十三为诸臣列传,卷十四至十七为忠义传,卷十八为遗民传。称郑成功先后奉监国驻金门、

  • 银场局

    明代官营银矿开采和冶炼的管理机构,也指官营开采和冶炼的场所。洪武初禁开银矿,洪武十九年(1386)始在福建尤溪县银屏山置银场,管炉冶四十二座。继又在浙江温州、丽水、平阳等七县设银场局。永乐年间开陕西商

  • 宋真宗实录

    书名。北宋王钦若等撰。一百五十卷,又事目五卷。乾兴元年(1022)十一月,命李维、晏殊修撰,孙奭、宋绶、陈尧佐为同修,冯拯为监修。拯卒,钦若代之。天圣二年(1024)三月书成。起至道三年(997),止

  • 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相传在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改郢州(治今武汉市)为鄂州,即因渚为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 夷道县

    西汉武帝置。因用兵西南夷,路由此出,故名。治今湖北枝城市西。属南郡。东汉建安中为临江郡治。三国吴为宜都郡治。西晋改属宜都郡。东晋太和中改为西道县,旋复改夷道县。南朝为宜都郡治。隋属夷陵郡。唐贞观七年(

  • 右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掌管马、牛的牧养,与中典牧都尉、左典牧都尉同属太仆,六品。见《晋书·食货志》。

  • 内直

    官名。(1)东宫官属。南朝齐东宫有内直兵局,置内直兵史二人,五品勋位,掌太子符玺及衣服等勤杂诸事。梁有直内、主玺、主衣、扶侍等局,各置有司以承其事。陈因之。北齐东宫门下坊之殿内局置内直监二人,正六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