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巨鹿郡

巨鹿郡

巨(鉅)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巨鹿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高阳、宁晋、任县以东,鸡泽、威县、清河以北,及山东德州、高唐、武城、临清等市、县之间地区。西汉高帝九年(前198),分东北部置河间郡,东部置清河郡;汉武帝元朔元狩间分南部置广平郡,辖境缩小至今河北宁晋、晋州、柏乡、隆尧、巨鹿、平乡、广宗、新河、辛集等市、县地。东汉移治廮陶县(今宁晋县西南),属冀州。西晋太康中改为国,后复为郡。北魏永安二年(529)分为二:一属殷州,治廮遥县(今宁晋县),北齐废;一属定州,治曲阳县(今晋州市西),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邢州为巨鹿郡。

猜你喜欢

  • 本雅失里

    1379—1410或1412亦称完者秃王,即蒙文史籍中的额勒维特穆尔。明代蒙古可汗。早年在中亚帖木儿王庭。永乐六年(1408),蒙古阿速部领主阿鲁台杀鬼力赤后,被立为可汗。次年,杀明使郭骥,败明将丘福

  • 始建国

    新莽年号(9—13)。凡五年。

  • 船政奏议汇编

    书名。清佚名编。五十四卷。辑录督办福建船政诸大臣左宗棠、沈葆桢、文煜、丁日昌、吴赞诚、黎兆棠、张梦元、何如璋、张佩纶、裴荫森、卞宝、谭钟麟、边宝泉、裕禄、增祺、许应骙等有关船政奏疏而成。起同治五年(1

  • 蔡伦

    ?—121东汉桂阳(治今湖南郴州)人,字敬仲。宦官。少好学。明帝后期入宫,章帝时为小黄门,和帝即位为中常侍,参与政事,加位尚方令。元初元年(114)封龙亭侯,后为长乐太仆。历经明、章、和、安四帝,服事

  • 通远渠

    亦称漕渠。隋大业二年(606),土木监丞任洪则开凿。自东都洛阳宫城南永福门外分流洛水,排除石碛、阔深浅滩,东下六十余里,至偃师西复入洛水,通大船入北市。唐时,自洛阳北市通济桥以东,渠上舟船云集,常万余

  • 斯揄

    亦称斯叟、徙。斯与叟同声,或即为叟人族称。始见《华阳国志》。汉晋时主要分布在邛都(约今四川西南地区)。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司马相如曾出使该地。元鼎六年(前111)其地属越巂郡。与地名楪榆音近,或即

  • 何澄

    ①(?—402)东晋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季玄。起家秘书郎,累迁秘书监、太常、中护军。孝武帝以为冠军将军,吴国内史。太元末,征拜尚书,领琅邪王师。隆安四年(400),迁尚书左仆射,领选。以脚

  • 苻法

    ?—357十六国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字永则,小字阿法。氐族。苻坚庶兄。苻生称帝时,任后将军,封清河王。苻生滥杀大臣,将诛其兄弟,遂与苻坚等共杀生。坚以位相让,固辞。坚即位,以为使持节、侍中

  • 巨鹿郡

    巨(鉅)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巨鹿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高阳、宁晋、任县以东,鸡泽、威县、清河以北,及山东德州、高唐、武城、临清等市、县之间地区。西

  • 合旁输纳

    见“合零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