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左民郎中

左民郎中

官名。西晋、北魏与左民郎互称,为尚书省左民曹长官。参见“左民郎”。

猜你喜欢

  • 慕容臧

    十六国时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暐兄。封乐安王。晋升平二年(358),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受命与慕容恪抗击,败攸,恪遂渡河,略地河南。太和四年(369),统诸军以拒晋大司马桓

  • 庙讳

    避讳名目之一。古人凡书写文字,以及科举考试答卷时,如遇有与本朝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必须敬避,即所谓避讳。凡已故皇帝之名,称为“庙讳”;当时在位皇帝之名,称为“御名”。不论“庙讳”还是“御名”,皆须回避,

  • 营幕使

    使职名。唐玄宗时已置,主皇帝谒宗庙沿路设置营幕事,有副使、判官。

  • 大清中外一统舆图

    又作“皇朝中外一统舆图”。见“大清一统舆图”。

  • 吴经

    明人。宦官。正德时任南京织造太监。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南征宁王,使先至扬州,遍掠女子以侍帝。嘉靖初,谪孝陵卫充军。

  • 巴陵郡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分长沙、江夏二郡置。治巴陵县(今岳阳市),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临湘等市,湖北嘉鱼县和陆水流域。孝建元年(454)属郢州。辖境略有变化,有今湖南岳阳、临湘和湖北通城、监

  • 札鲁忽赤

    官名。又译札鲁火赤、札鲁花赤。蒙古语。汉译断事官。蒙古建国之初,司法、行政、财政事务简易,只设札鲁忽赤领其事。汗廷、诸王投下皆有此官。札鲁忽赤之长称“也可札鲁忽赤”,汉译大断事官。元朝建国后,政事归中

  • 钦差

    明清对奉皇帝委派而特办某事官员之通称。有时亦称钦派。明代钦差有出征、出使、巡视按察、专办某差等使命,总督、巡抚、经略、总理、巡视、抚治等官员往往冠此称。清制,奉皇帝命令办理一般事务者称钦差;凡奉皇帝特

  • 国子监主簿

    官名。北齐初,始置国子主簿。隋大业三年(607)置一员,为国子监属官,管理本监庶务。唐代国子监置一员,正八品,垂拱元年(685)改为从七品下,掌印,勾督监事,七学学生有不可教者,举免之。北宋景祐二年(

  • 资政院总裁

    官名。清末资政院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初为二人,由王公大臣内特简。宣统元年(1909)后仅一人。三年正式定制为一人。掌总理全院事务,主持资政院会议,充任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