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左御卫将军

左御卫将军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置,为十二卫将军之一,置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初沿置,武德五年(622)改为左领军卫将军。

猜你喜欢

  • 覆育列国英明汗

    即“清太祖”。

  • 蔚悼王

    即“朱厚炜”。

  • 吴江水则碑

    见“水则碑”。

  • 集贤院使

    官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一员,为集贤院长官,正二品,位在大学士上。元贞元年(1295),增一员。大德十一年(1307),升从一品,置六员。至大四年(1311)罢,复以大学士领集贤院事。

  • 中华民国金币票

    清宣统三年(1911)美洲洪门筹饷局发行之债券,用于筹集革命军饷。券面十元,规定“中华民国成立之日,此票作为国宝通用,交纳税课,并随时如数向国库交换实银”。

  • 比官

    官名。比官为鲜卑语。北魏拓跋鲜卑部诸曹府有仓库,悉置比官,皆使通汉语,以为传译。

  • 方便

    梵文Upaya的意译。佛教名词。亦谓善巧,即善于针对不同身份的听众,采取各种巧妙的教化方式使之信仰佛教。《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

  • 汉人枢密院

    官署名。辽代置,即“南枢密院”。

  • 徐泗濠节度使

    见“武宁军”。

  • 津液

    中医名词。为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的组成部分。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一般地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