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川衡署

川衡署

官署名。明永乐时上林苑监十属署之一。始置于永乐五年(1407),有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掌上林苑川泽产品,以供宫廷生活之需。洪熙元年(1425),并入本监蕃育署。

猜你喜欢

  • 蒙古翰林院

    官署名。设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秩从二品,专掌蒙古文字诏敕文书及译写一切文字。大德五年(1301),升正二品。皇庆元年(1312),又升为从一品。置承旨、学士等职,下辖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等机

  • 文彬

    1825—1880清满洲正白旗人,辉发那拉氏,字质夫。咸丰进士。授户部主事。咸丰十一年(1861)任山东沂州知府。同捻军、幅军作战,逮捕幅军首领孙化祥。同治四年(1865)起历任兖沂曹济道,山东按察使

  • 班行

    宋代武官阶的概称。宋武臣阶有横行,东、西班诸司使,三班等,因朝会时分行排在东、西及横列,故统称班行。有时也泛指入朝列班的全体文武官员。

  • 象州

    隋开皇十二年(592)置,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因界内象山为名。治武德县(今广西象州县西北),贞观十二年(638)移治武化县(今象州县东北),大历十一年(776)又移治阳寿县

  • 平虏护军

    官名。西晋置。晋武帝时,有平虏护军文椒督凉、秦、雍诸军击败鲜卑树机能。后马隆以西平太守任此,统兵屯驻西平。十六国前凉亦置,率军征战。

  • 新阳县

    ①秦县。因在新水之阳得名(《汉书·地理志》应劭注)。治今安徽界首市北。西汉属汝南郡。西晋废。②三国吴分益阳县置。治今湖南宁乡县西横市北。属衡阳郡。城垣故迹犹存。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新康县。③清雍

  • 甲子会记

    书名。明薛应旂撰。五卷。前四卷以六十甲子纪年,上自黄帝八年,下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七十一甲子。又每年之下亦略记大事,以备检阅。第五卷则取邵雍《元经会》之语,略论远古以来历史。

  • 上清帝第二书

    奏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集体联名上书。康有为起草,由十六省六百零三名举人署名。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八日(1895.5.2)上呈都察院,以大臣阻难,未能上达(参见“公车上书”)。次日,美国公使田贝(

  • 撒合辇

    即“完颜撒合辇”。

  • 耶律观

    即“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