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屯丁编审

屯丁编审

又称运丁编审。清代定期对卫所屯丁进行的户口清查。顺治五年(1648),开始编审全国人丁,屯丁负有耕种屯田、运送漕粮之责,故别立户籍,另行编审。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政府停止编审人丁,因屯丁直接关系漕粮的运输,特规定,除向不归运屯丁一体停其编审外,各省运漕军丁继续编审,每四年一次,由粮道负责清查造册,送总漕核查题奏。直至清末。

猜你喜欢

  • 临乡侯国

    西汉初元五年(前44)置。治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属涿郡。东汉废。

  • 沈起

    1017—1088北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兴宗。举进士,调滁州军事推官。知海门县,筑堤百里以障海潮,引长江水溉民田。以包拯荐,除监察御史,出为越州通判,改知蕲、楚二州,历湖南转运使、三司盐铁副

  • 高相

    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自称受《易》于丁宽。与费直同时,无著述,专以阴阳灾异说《易》。传其学于子高康,由是《易》有高氏之学。康以明《易》为郎,因翟谊起兵事,被王莽所杀。

  • 宋敏求

    1019—1079北宋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次道。宋绶之子。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为馆阁校勘,因参加苏舜钦进奏院集会,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为编修官,预修《新唐书》。历同知太常

  • 典卝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卝人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典卝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清宣统三年(1911)制订。共五章二百六十条。分总纲、刑事规则、民事规则、刑事民事通用规则、中外交涉案件等五部分,由修律大臣伍廷芳起草。

  • 猗氏县

    西汉置。治今山西临猗县南铁匠营村。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桑泉县。北周明帝复为猗氏县。隋移治今临猗县。《宋史·郭忠孝传》:金兵南下,“忠孝独以蒲、解军三千至猗氏,遇金人,破之”,即此。汉至北魏属河

  • 临菑

    都城名。亦作临甾、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因城临菑水得名。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功臣,首封吕尚于齐,建都营丘,后改名临菑。齐胡公迁都薄姑(今山东博兴)。周厉王时,献公袭杀胡公,复由薄姑徙都于此。春秋至

  • 北游录

    书名。清初谈迁撰。九卷。顺治年间成书。主要记载作者赴北京期间的见闻及其诗文。尤以清初人物、制度的遗闻轶事和有关李自成的内容颇为重要。全书分五目:纪程、纪邮、纪咏、纪闻、纪文。各卷皆有细目。有平湖葛氏传

  • 昱岭关

    在浙江临安市西南浙、皖交界昱岭上,为浙、皖间交通要冲,今杭徽公路经此。《明史·胡大海传》: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遣大海等率军克徽州(治今安徽歙县),“自昱岭关攻建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