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宣政院

宣政院

官署名。五代时吴有承宣院。南唐中主李璟时,改为宣政院,置于内廷,专掌密命。南汉亦有承宣院,职掌相同。元代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统辖吐蕃地区。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二十五年,因唐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改名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秩从一品。下设同知、副使、佥院、同签、院判、参议等官。官属得自选用。地方置僧录司僧正等分理僧尼之政,隶于宣政院,至大四年(1311)罢,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至顺二年(1331)复于全国各地置广教总管府十六所。元统二年(1334)又罢。吐蕃有大事,则置行宣政院往当地处理,唯重大军事行动需与枢密院商议。延祐五年(1318)又置行宣政院于杭州,总江浙僧政。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置吐蕃等处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使司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其官员僧俗并用,军民兼管,主要官员由帝师和宣政院荐举,朝廷任命。

猜你喜欢

  • 王省

    ?—1402明江西吉水人,字子职。洪武五年(1372)领乡举,至京,诏免会试,命吏部授官。乞归养亲。寻以文学征。太祖亲试称旨。历任浮梁、济阳等教官。“靖难”之役时,燕兵至济阳(今属山东),坐明伦堂中击

  • 赵彦

    明陕西肤施(今延安)人。万历进士。泰昌元年(1620),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天启二年(1622),因镇压徐鸿儒起义功,晋兵部尚书。五年忤魏忠贤,罢官归。

  • 征西将军

    官名。(1)东汉永元间置。同杂、偏、裨等号将军。建安间曹操主持国政,列为四征将军之一,地位提高,秩二千石。三国魏文帝时多授予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者,驻长安,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十六国汉、西

  • 万士和

    1516—1586明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思节,号履庵。嘉靖进士。历任山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隆庆中以礼部左侍郎请病归。万历元年(1573)官至礼部尚书。后忤张居正,三年遭劾,谢病归。著有《履庵集

  • 禹藏花麻

    吐蕃西市新城(今甘肃榆中北)首领。西夏毅宗谅祚拱化元年(1063),因宋攻掠,以城降夏。夏毅宗妻以宗室女,封驸马。四年,夏升西市新城为保泰军,受命镇守。大安七年(1080)因太后梁氏兄妹囚惠宗秉常,移

  • 高台千户所

    明景泰七年(1456)置。治今甘肃高台县。属陕西行都司。清雍正二年(1724)改置高台县。

  • 垦岛

    见“间岛”。

  • 宝晋局

    官署名。清代山西之铸钱局。顺治二年(1645)置局,雍正七年(1729)改今名。掌理本省鼓铸事宜。设监铸官一人,以佐贰官充任。

  • 长广县

    西汉置。治今山东莱阳市东。属琅邪郡。东汉属东莱郡。西晋以后属长广郡。北齐移治今山东平度市。隋仁寿元年(601),改为胶水县。

  • 船耗

    见“随船作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