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宜春县

宜春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因县侧有煖泉,莹媚如春,故名。治今江西宜春市。属豫章郡。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封长沙王子成为侯于此。元鼎五年(前112)国除为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以避张皇后春华讳改为宜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移治今宜春市东,十七年复名宜春县。唐武德四年(621)仍还旧治。自隋至清先后为袁州、宜春郡、袁州路、袁州府治。1979年析县城区置市,市、县同驻宜春镇。1985年县撤销并入市。

猜你喜欢

  • 晋阳

    春秋时晋邑。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城高四丈,周回四里,为赵简子家臣董安于所筑。北齐在此置大明宫,后世因名大明城。《战国策·赵策》:晋阳宫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其高至丈余”;宫室“皆以炼铜为柱质”。

  •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云南行省所辖。置司于大理路,分管大理、柔远(今龙陵境)、茫施(今潞西)、镇康(今永德、镇康境)、镇西(治旧盈江城)、平缅(今陇川)、麓川(今瑞丽)、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今

  • 瑞联

    ?—1883清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睦庵。宗室。光绪三年(1877)为驻绥远将军。五年调驻杭州将军。次年擢工部尚书。九年转兵部尚书。旋病免。

  • 楼观

    即“宗圣观”。

  • 通籍

    记名于宫内门籍。汉制,凡特许出入宫门者,应将记有姓名、年龄、身份的竹牒悬挂宫门,经核对无误,始得进入。《汉书·魏相传》:“(霍)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颜师古注:“通籍谓禁门之中皆有名籍,恣出入

  • 基恰堪布

    主管达赖、班禅宗教事务的首席僧官。其下辖索布、森本、却本三堪布,分管饮食、起居、佛事。例由达赖、班禅的亲信充任。

  • 溧阳县

    西汉置。以在溧水之阳为名(《元和郡县志》)。治今江苏溧阳市西北旧县。属丹阳郡。东汉时治今江苏高淳县东固城镇。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隋开皇十八年(598)并入溧水县。唐武德三年(620)

  • 晁公武

    南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字子止。后迁居四川嘉定府(治今乐山)。绍兴进士。官侍御史、四川安抚制置使、利州路安抚使,历知兴元府、恭州、荣州、合州。乾道七年(1171),除临安府少尹。自七世祖晁迥以后

  • 西江口

    又称夏浦。在今湖南岳阳市北洞庭水入江处。《资治通鉴》:东晋隆安三年(399),“(殷)仲堪遣殷遹帅水军七千至西江口,(桓)玄使郭铨、苻宏击之,遹等败走”,即此。

  • 程元凤

    1200—1269南宋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瑞甫,一字申甫。绍定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对备边、国本、人才、吏治、财计等国家大政,论列得失,规正甚多。宝祐三年(1255),签书枢密院事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