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安邑县

安邑县

①秦置。治今山西夏县西北。西汉置铁官、盐官。《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邓禹“击更始定国公王匡于安邑,大破之”,即此。秦、汉、魏、晋皆为河东郡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为北安邑县,十八年又改为夏县。②隋改南安邑县置。治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至德二载(757)改为虞邑县。大历四年(769)复为安邑县。1915年移治今运城市,1918年复还旧治,1955年又移治今运城市。1958年废。《资治通鉴》:唐武德二年(619),“(尉迟)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反,(李)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即此。境内有盐池,历代为著名的产盐区。

猜你喜欢

  • 朱守谦

    ?—1392明宗室。原名炜。四岁时父文正被谪,太祖命育于宫中。洪武三年(1370)改名,封靖江王。九年就藩桂林,因作怨诗废为庶人。七年后复爵,迁镇云南。复因横暴虐民,谪居凤阳。后锢于京师卒。

  • 董父

    父或作甫。相传为舜时人,系祝融之后,为叔安的后裔,因善养龙,舜赐姓董,为豢龙氏,封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北),后为夏所灭。

  • 通艺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张元济与陈昭常、张荫棠等人在北京创办。初名西学堂,八月改称通艺学堂。招收京员及官绅子弟四五十人入学肄业,聘同文馆学生一名及严复之侄严君潜为教习。拟订章程,先习英文

  • 太子左右清道率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左、右虞候率置,为太子左、右清道卫长官。神龙元年(705)复改为左、右虞候率,开元初改定为左、右清道率府长官,员各一人,正四品上。北宋初为寄禄官,至道元年(995)置左

  • 司马衍

    即“晋成帝”。

  • 澺水

    即今河南西平县、上蔡县以下的洪河。据《水经注》,源出今河南郾城县东大水(今沙河),南流至西平县东北,走今洪河于新蔡县东注入汝河。元时改以今西平县北的周家陂为源。明嘉靖时周家陂淤为良田,

  • 汪廷珍

    1757—1827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字玉粲,号瑟庵。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元年(1796)入值上书房。曾督安徽、江西学政,力戒摹拟剽窃习气,士风为之一变。后以学问渊博,充翰林院掌院学士、上

  • 掌筵

    官名。唐代置为太子内官,员三人,从八品。掌东宫帷幄、床褥、几案、舆伞、铺设、洒扫等事,隶司闺。

  • 赤祖

    地名。在今四川绵竹市东北。西晋太安二年(303),益州刺史罗尚袭斩李特,焚尸传首洛阳,李荡、李雄等收余众还保赤祖,即此。

  • 继往绝可汗

    即“阿史那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