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安庆路

安庆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安庆府为路。治所、辖境同安庆府。明洪武初改为宁江府,六年(1373)复为安庆府。

猜你喜欢

  • 幽闲鼓吹

    书名。唐张固撰。一卷。多记宣宗朝遗事,间及宪宗武宗等朝,凡二十五条。所记晚唐时局、社会状况、宫廷轶闻等,较为切实可据。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 腹击

    战国时人。为官于赵。爵高而禄轻,宫室小而钱少,百姓以为“国有大事,击必不为用”。遂为巨室,以取信于百姓。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 袁凯

    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景文,自号海叟。元末为府吏。工诗文,有盛名。尤以《白燕诗》著称,因别号白燕。洪武三年(1370)荐授御史,为诸将说《四书》。后佐皇太子录囚,持法宽,忤帝意下狱。出狱后装疯

  • 利人渠

    水渠名。(1)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分南北二渠,始凿于晋泰始五年(269)。隋开皇六年(586),苏威复加疏浚,民赖其利,故名之。北渠在县北,引橐水西北入城。南渠在县东南,自硖石县流入。唐贞观十一年(63

  • 钟(鐘)院

    官署名。辽代处理上诉冤案的机构,有冤者到钟院击钟,以达于皇帝。始置于太祖时,穆宗时废,保宁三年(971),景宗下诏恢复,并铸钟刻诏,说明废置之意。

  • 保宫

    汉代少府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所属官署有居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保宫。其官署或作系囚之所。武帝时李陵降匈奴,其母系于保宫。三国魏又作保官。

  • 杨允恭

    945—1000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乾德中,献策镇压蜀地起义,先署巡检,继补殿前承旨。太宗时,曾任江、淮、两浙都大发运使,乃合三路舟卒,自江浙运米至淮泗,转运入京师,当年上供米倍增。后为发运使

  • 明约路石碑

    清时平定阿古柏残部,光复南疆的纪功碑。光绪三年(1877)立于今新疆喀什市西50公里的明约路。“明约路”,系维吾尔语,意为“要隘”。高135厘米,宽77厘米。正面隶书十行,行十八字,背面楷书九行,行二

  • 资政殿学士

    见“资政殿大学士”。

  • 腾冲卫

    明洪武末改腾冲府为腾冲守御千户所,属金齿卫。治今云南腾冲县。正统时升为军民指挥使司。辖境相当今云南龙川江、大盈江流域。嘉靖初改为腾越州,并置腾冲卫。清康熙中裁卫,嘉庆二十四年(1819)改为厅。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