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宁令

宁令

官名。西夏置。党项语意为大王。夏景宗显道元年(1032),元昊立官制时,此为蕃官名号之一。

猜你喜欢

  • 苻健

    317—355十六国时前秦国君。公元351—355年在位。原名罴,字世健、建业。氐族。苻洪第三子。东晋永和六年(350)洪死,继立,去秦王号,臣属东晋。次年,以后赵新亡,关中豪强割据,尽率所部自枋头(

  • 杨沛

    三国时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字孔渠。初平中,为公府令史,除新郑长。建安元年(196),曹操西迎献帝,所将千余人皆无粮,因进桑椹充军食。及操辅政,迁长社令,杀曹洪不服征调之宾客。以执法严正为操赏

  • 铁路总局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设立。隶邮传部。掌借款与各路交涉、建设、保存、运输各事务。置局长一员。下设建设、计理、考工、统计四科。宣统二年(1910)正月改为营业、建筑、交涉、计理、机汽五

  • 大洛泊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新唐书·北狄传》:奚,“其国西抵大洛泊”,即此。

  • 显谟阁学士

    官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置,属侍从贴职。后定为正三品。南宋因之。

  • 巴蜀文字

    或称巴蜀符号。先秦时代巴蜀地区所流行的文字。见于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的铭文与印文上。从形式上看包括两类:(1)方块字,一般直行书写,已基本脱离了象形阶段,与汉字相似而又不同。(2)象形符号,其中有的

  • 内侍省副都知

    官名合称。即宋代内侍省左班副都知与右班副都知,为宦官阶官,位都知下。元丰改制,定为正六品。元祐中,改为从六品。南宋复为正六品。

  • 晃合丹

    又译晃兀摊、晃忽坛、晃豁坛、黄忽答等。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由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合丹的后裔组成。也速该在世时,晃合丹族人察剌台、明里父子皆来依附。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临终将妻子托给明里。蒙古

  • 河渡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下临乌江,为通贵阳要隘。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明师败于此。

  • 庙户

    明代专事看管、修缮庙宇及备办祭祀之特定人户。南北两京所有帝王庙及功臣庙皆设。弘治十五年(1502)规定:每户量留二三丁供役,其余丁多者,悉查出当差。如有故意影射者,发边卫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