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

官名。秦置,掌行书令、表启等。两汉沿置,秩二百石,无员限,轮流宿卫,职如三署郎中。西汉时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于少傅。三国魏七品。晋定员十六人,职比散骑、中书侍郎,掌文章书记,七品。南朝宋七品,梁三班,陈七品,北魏从六品下。北齐为詹事府典书坊属官,员二十八人,从六品下。隋初沿置,员八人,掌书令表启之事,从六品。大业三年(607)改称管记舍人。唐初复置,龙朔二年(662)改称右司议郎,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后定员为四人,正六品上,隶右春坊。北宋亦置,以他官兼任。南宋定为从七品。辽隶右春坊。

猜你喜欢

  • 云阵

    阵名。阵形如云之忽聚忽散,以利弩兵射箭。《孙膑兵法·官一》:“射战以云阵。”

  • ①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有:“不其来? 其来。方不其来? 方其来于沚? 不其来? 贞:方允其来于沚。”(《殷墟书契前编》第7卷29页第1片)即古书中之“方夷”。《后汉书·东夷传》:“夷

  • 拣子

    宋代下等役人之一。掌看验、检查仓库出纳财物质量,并印上姓名印子,以示负责。一般差下户充,或招募。常与掐子合称“拣掐”。拣掐责任较重也较易榨取贿赂,并分得加耗等多收财物,因此常多投充而不取雇钱者。南宋征

  • 三论

    中国佛教三论宗之经典。指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创始人龙树的《中观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的《百论》。十六国后秦时经鸠摩罗什翻译流行于中国,成为三论宗所依之论典。又指东晋僧人僧肇的《不真空论》、《物不迁论

  • 白卷

    科举考试用语。指考生在答卷时始终未落笔,白纸之上只字未写。每当严肃考场纪律,严格搜检,严防顶替时,白卷就会增多。清乾隆九年(1744),严定搜检之法,顺天乡试交白卷及文不对题者数百人。

  • 广东省的简称。因古为百粤(百越)地得名。

  • 牟夷

    或作夷牟。相传为黄帝之臣,矢的创制者。

  • 总军械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掌筹计全军战具军火等事务。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 营兵

    兵卒泛称。古代各军各营兵卒皆可名之。如三国吴无难督,督无难营兵。魏至东晋,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犹领营兵。

  • 侍卫汉军兵马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辽代置为南面官,掌汉人禁军。太宗会同初,萧翰领汉军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