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和

太和

①张载哲学术语。原出《易·乾·彖》“保合大和”(大,同太)。张载赋以新意。《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不如野马絪缊,不足谓之太和。”“野马”乃庄子用语,指气滚动翻腾之貌。“絪缊”见于《易·系辞下》,亦指气之混和鼓荡之貌。均为想像中阴阳二气交感时之情景。故“太和”乃太虚与万物(或天与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宇宙有机统一体。②年号。(1)三国魏明帝年号(227—233)。凡七年。(2)十六国后赵石勒年号(328—330)。凡三年。(3)十六国成(汉)李势年号(344—346)。凡三年。(4)晋废帝年号(366—371)。凡六年。(5)北魏孝文帝年号(477—499)。凡二十三年。(6)唐文宗年号(827—835)。又作大和。凡九年。

猜你喜欢

  • 河桥

    桥名。(1)《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初作河桥”。黄河上建桥之记载始于此。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与陕西大荔县东大庆关间的黄河上。唐代通称蒲津桥。(2)在今青海贵德县西黄河上。《后汉书·

  • 戒坛

    佛教传授戒法场所。初无建筑屋舍,仅有结界标志。大抵堂内受戒与露地结界受戒并行。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于终南山麓清宫精舍(一说长安净业寺)建坛,始有定式。其制,平面作正方形,凡三层,下层边长二丈

  • 元善

    540—599隋河南洛阳人,亦名善住。北魏宗室后裔。通涉五经,尤精《左传》。仕北周,为太子宫尹。入隋,拜内史侍郎,迁国子祭酒。善讲经,听者忘倦。曾荐高颎为相,及颎被诬免官,他忧惧疾发而卒。

  • 郭酣

    即“浩罕”。

  • 两税使

    官名。唐建中三年(782)始置,分为汴东、汴西水陆运两税盐铁使。元和四年(809),诏盐铁使扬子留后、江陵留后、上都留后、度支山南西道分巡院官充诸道两税使,掌催征诸道夏、秋两税。大和五年(831),以

  • 右雄武府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置,隶左、右备身府,与左雄武府各置雄武郎将,领皇帝亲近禁军骁果,以武勇郎将为副贰,有司兵、司骑二局,并置参军事。

  • ①战国楚邑。即今湖南永兴县。《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内入㵢,庚鄙”,即此。汉置便县。②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

  • 刘辟光

    ?—前154西汉宗室。齐悼惠王刘肥子。文帝十六年(前164)以扐侯立为济南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反,发兵应之。兵败被杀,国除。

  • 杨绩

    辽良乡(今北京西南郊良乡)人。太平进士。兴宗时,知涿州(今属河北)。清宁元年(1055),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任南府宰相。九年,皇太叔耶律重元发动政变,与姚景行领兵勤王。十年,知兴中府。咸雍元年

  • 牧正

    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禽兽畜养。相传夏代置。西周亦置。《左传·哀公元年》:“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杜预注:“牧官之长。”《列子·黄帝篇》:“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