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城塞

大城塞

东汉朔方郡大城县(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古城梁)西北之边塞。《资治通鉴》:永元六年(94),“南单于遣子将万骑及杜崇所领四千骑,与邓鸿等追击逢侯于大城塞”,即此。

猜你喜欢

  • 学录

    学官名。宋代始置。仁宗时为太学职事之一,选差学生充任。神宗熙宁末,改由命官充任,仍参用学生。命官担任者,列为学官,为正九品,协助学正执行学规,参预考核学生之事。遂有命官学录和职事学录之分。元代设于各路

  • 草桥关

    地名。在今河北高阳县西。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959)收复,一说与瓦桥、益津合称三关。

  • 奉国将军

    ①爵名。明代为宗室封爵之第七等。位辅国将军下。清代为宗室封爵之第十三等。位辅国将军下、奉恩将军之上。并有一、二、三等之别,秩视武职正三品。②散阶称号。明代加授从二品武职。

  • 守旅

    官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设。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在北京改原守备为守旅,其职掌仍因袭明朝。

  • 罗旁山

    山名。唐以来瑶族聚居地之一。在今广东郁南、德庆、云浮等市、县境内。以其山有水注入西江,水口有罗纹石(亦称锦被石),故名。明正统至万历间,不断爆发瑶民起义。万历五年(1577)两广总督凌云翼镇压罗旁瑶民

  • 戍役

    亦作屯戍、兴戍、行戍。战国时秦国兵役之一。服役者称戍卒,征发对象为已傅籍并合乎有关标准的丁男。役务主要为戍守边防和各种军事要塞,兼及驻地军事工程的修建。役期为一年。因死者常十有六七,致使“秦民见行,如

  • 蕃舶

    亦称番舶、海舶、南海舶、南蕃海舶、蛮舶、夷舶。唐时指外国商船,后泛指中外互市船舶。唐中后期商业发展,因吐蕃、大食崛起,陆上商路梗阻,故商船纷至,有波斯舶、师子国(锡兰)舶、婆罗门(印度)舶、昆仑舶、西

  • 皇泰

    隋恭帝年号(618—619)。凡二年。

  • 窦臮

    唐扶风(今属陕西)人,字灵长。窦蒙弟。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汴宋节度参谋。精草隶。作《述书赋》,起上古而迄唐,精穷旨要,详辨秘义。

  • 供府署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供奉宫廷衣服玩物之事。隶光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