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伾山

大伾山

《书·禹贡》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伾或作岯、邳。汉、晋、南北朝以今河南荥阳市氾水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见《水经·河水注》、《济水注》及其所引汉、晋资料。唐以后以今河南浚县东黎阳山为大伾,见《括地志》等。宋人所镌摩崖石刻“大伾伟观”,至今犹存。

猜你喜欢

  • 太子左谕德

    见“左谕德”。

  • 元嘉四铢

    南朝宋铜钱。文帝元嘉七年(430)始铸,形制略仿汉五铢。钱文隶兼篆意,文曰“四铢”,横读,重如其文,或有背面带星点者。

  • 额敏和卓

    ?—1777清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阿訇尼雅斯和卓之子。世居鲁克沁。康熙五十九年(1720)脱离准噶尔,投附清朝。雍正十年(1732)避准噶尔扰掠,率部徙甘肃瓜州。乾隆二十年(1755)从清军征准噶

  • 枢密使

    官名。唐永泰中始置内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宫廷奔走,宣传机密诏奏,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皇帝有所处分,则宣付政事堂及翰林院学士。僖宗时,杨复恭、西门季玄任枢密使,始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侵夺宰相之

  • 吴元瑜

    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公器。官至合州团练使。善画,师承崔白,自成一家。神宗时,奉吴王之命,赴泰州绘《徐神翁像》,妙绝当世。对当时表现皇家富贵气象的流行绘画程式,颇为不满。为画别开生面,线条纤细活泼

  • 税粮

    唐行两税法后,分夏税、秋粮,税粮名称源于此。元明所征米、麦等实物赋税亦称。元初在中原征税粮和科差。税粮以地、丁为征课对象,收米、粟。灭宋后,江南除秋粮征粟米外,夏税则征木棉、布、绢、丝绵等物;此外还有

  • 续订招工章程条约

    英、法两国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系援用《北京条约》中有关招收华工的条款拟定的具体章程。同治五年正月十九日(1866.3.5),由英国驻华公使阿利国(RutherfordAlcock,1809—18

  • 刘康

    ①(?—前23)即定陶共王。汉元帝子。永光三年(前41)立为济阳王。建昭五年(前34)徙为山阳王。成帝河平二年(前27)徙为定陶王。多材艺,知音律。元帝常欲废太子而立之为嗣,未果。成帝即位后入朝,赏赐

  • 续皇朝百官公卿表

    书名。宋李焘撰。一百四十二卷。绍兴中,焘始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书浩大未毕,乃仿司马光《皇朝百官公卿表》,遍求正史实录,旁及野史传闻,增广门类,起建隆,迄宣和,合新旧官制,以成是书。已佚。

  • 黑车子室韦

    一作黑车子达怛,简称黑车子。即室韦的和解部落。唐中叶居俱轮泊(今呼伦湖)东南。源出东胡,语言文化与契丹相近。臣属回鹘汗国。回鹘汗国亡,随回鹘南下,唐后期迁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南部。善作车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