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仁秀

大仁秀

?-830

唐时渤海第十代王。公元818-830年在位。大明忠从父。十三次遣使朝唐,六次遣使入日本。在位时,南定新罗,北伐海北诸部,扩大领土,厘定京府州县名,国势甚盛。卒谥宣王。

猜你喜欢

  • 宋前废帝

    449—466即刘子业。南朝宋皇帝。公元464—466年在位。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孝武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大明八年(464)即帝位,年号永光。粗有文才,荒淫凶悖,尝纳姑新蔡公主为嫔嫱,为姊山阴公主置

  • 张均

    ①唐河南洛阳人。张说子。初为太子通事舍人、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开元二十六年(738),坐贬饶州、苏州刺史。后以太子左庶子征入,复为兵部侍郎。天宝九载(750),迁刑部尚书。自以才名当为相,遭李林甫排

  • 波罗蜜多

    梵文Paramita的音译。略称“波罗蜜”。意译“度”或“到彼岸”。佛教名词。谓从世俗的生死“此岸”到达佛境的涅槃“彼岸”。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二,解释“波罗”为“彼岸”,“蜜”为“到”,“

  • 天泰

    金时蒲鲜万奴年号(1215—1233)。凡十九年。

  • 帖经

    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唐代明经、进士及弘文、崇文生结业考试皆须帖经。宋人又称其为“填帖”。其方法是将所习经书前后两边盖住,仅露出中间一行(唐玄宗天宝后改为三行),裁纸为帖,帖其三字,随时增减,要求举人填写

  • 苾枷骨咄禄可汗

    见“伊然可汗”。

  • 今文尚书

    汉代流传的以当时通行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秦时禁绝儒学,博士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汉初,亡数十篇,仅存二十九篇。文帝时,闻伏生能治《尚书》,诏太常使晁错就学。其后,山东儒学大师无不传习《尚书》,

  • 集庆崇禧财用所

    官署名。元天历三年(1330)置,秩从七品,隶隆祥使司,掌大承天护圣寺钱银出纳。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 公车署

    官署名。北魏置,掌受吏民章奏,以理冤事,以令、丞为长贰。北齐隶卫尉寺,掌尚书所不理之诉讼,有枉屈,经判奏闻。隋沿置。

  • 郦希诚

    1182—1259一作郦希成。金怀来(今河北怀来)人。少时师事真大道教四祖毛希悰,希悰死,继为五祖。阐扬教法,从者日众。后入居燕京天宝宫,为元宪宗所重,授号太玄真人,领教事,始名其教为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