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

学校名。前身为上海震旦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9),由同法国教会发生冲突的原震旦学院部分师生所创建。校址设在原上海吴淞镇提督行辕旧址。马相伯为首任监督(校长)。初创时期,“以研究泰西高尚学术”,“栽成有用之人才”为宗旨。内设政法、文、商、工、理、农等六科。每科除国文、历史、地理、数学诸课程外,余皆用西文教授。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大学。三十三年严复任校长,旋改校长为监督。辛亥革命时期,因多数学生参加革命军,校舍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一度停课。1912年5月复课。后一度迁徐家汇李公祠,明确以“研求学术,造成专科人材为宗旨”。次年设校董会,聘李登辉为校长。1917年,升格为大学本科,改名为复旦大学。

猜你喜欢

  • 亦儿坚

    蒙古语,意为部落、部族、人众。汉译百姓。亦用以称邦国,如克烈、蔑里乞、乃蛮等部,西夏、花剌子模等国,蒙古语中皆称之为亦儿坚。

  • 旧五代史

    书名。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一百五十卷。后世为区别于欧阳修所撰的《五代史记》,加“旧”字。记载后梁至后周五十三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开宝六年(973)四月始修,七年闰十月

  • 四会县

    秦置。县因东有古津水、浈江,西有建水,北有龙江,四水俱臻得名。治今广东四会市(会城)。历属南海郡、广州、端州、肇庆路、肇庆府,1993年改为市。

  • 勘合钱

    见“钞旁定帖钱”。

  • 王子直

    ?—554北朝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孝正。北魏正光中,从临淮王元或援寿春(今安徽寿县),击杀梁将夏侯景超,并受命招抚淮南流亡。北魏末,随雍州刺史贺拔岳入关,为开府主簿。西魏大统初,率军镇压

  • 盛世滋生人丁

    清人丁之一。系以康熙五十年(1711)人丁数为准,其后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数后所余人丁。

  • 西疆交涉志要

    书名。清末钟镛撰。六卷。钟氏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遣戍新疆,为“资筹边之借镜”,于次年八月成此书。分订约、领事、通商、会谳、传教、游历六类。书中尤注意征引中俄所订条约、界志、章程,重点记述清代中

  • 莱州

    隋开皇五年(585)改光州置。治掖县(今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大业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莱州。如意元年(692),东部分置登州,辖境缩小,有今胶莱河以东,招远、莱阳、

  • 起运

    赋税征收用语。指漕粮发运。明清又专指官府在各地所征赋税中实际上交额份。

  • 文旁

    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