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备急灸法

备急灸法

书名。南宋耆年撰。作者系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成书于宝庆二年(1226)。该书是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灸治疗法的专著,像心痛、牙痛、肠痈、疔疮、霍乱等。载二十二种疾病的灸法,且附有插图和说明,简单易懂。重刊时书后附无名氏《骑竹马灸法》、《竹阁经验备急方》。原蜀刻本已佚,现存淳祐五年(1245)孙炬卿重刊的复刻本。

猜你喜欢

  • 欧阳守道

    1209—?南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字公权,一字迂父;初名巽,晚号巽斋,学者称巽斋先生。淳祐进士。初授雩都主簿,官至著作郎兼崇政殿说书。曾被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发明孟氏正人心、承三圣之说,学者悦服

  • 老满文

    满族早期使用的文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本族文字,史称老满文,又称无圈点满文。此种文字仅通行三十余年,现仅存《满文老档》、《满文木牌》等档案。后因老

  • 戊壬录

    书名。近人宋玉卿辑。分五节,约三万余言。记事始于戊戌政变,迄于义和团运动结束。其中对于百日维新诏令,按日列举,分类叙录。附有维新派李端棻等二十人传记,与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所载传记略同。收入陆保璇编

  • 戎部

    官署名。渤海国置,右六司支司之一。置郎中、员外,以主其事。

  • 坩埚

    冶炼铜矿石和熔铜所用陶质容器。在河南商周铸铜遗址中多有发现。形制可分三种:一种以灰陶缸或大口尊改制而成,内外涂较厚的草拌泥,在郑州商代和洛阳西周铸铜遗址均有发现。一种为厚壁、大口,下有长尾便于插置和倒

  • 兴中会革命史要

    书名。陈少白撰。主要记述兴中会时期孙中山和作者本人的革命经历和活动。另附别录十二题。1929—1930年在《建国月刊》连载,1935年发行单行本。

  • 扬都

    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称为扬都。东晋庾阐(仲初)著有《扬都赋》。《宋书·夷蛮传》西南夷诃罗陁国元嘉七年(430)表文有“大宋扬都圣王”。

  • 娑陵水

    又名仙娥河。即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的色楞格河。公元七世纪时为回纥族的主要根据地。《新唐书·回鹘传》:“回纥姓药罗葛氏,居薛延陀北娑陵水上。”

  • 达思蛮长官司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四川杂谷寨首曩甲、达思蛮寨僧其卜来京贡马,授达思蛮副长官,赐印信及冠带。

  • 纳克布伯克

    即“讷克布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