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城舞

城舞

舞名。北周武帝平齐后作。舞队行列方正像城郭,故名城舞。舞者八十人,头戴狗嘴兽耳木制面具,涂有金色,垂线作假发,舞姿作羌胡状。隋唐相沿,名为安乐。

猜你喜欢

  • 府丞

    官名。(1)汉代郡府之属吏。《汉书·朱博传》:“于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丞掾曰:‘以为县自有长吏,府未尝与也,丞掾谓府当与之邪。’”《后汉书·羊续传》,羊续为南阳太守时,“常敝衣薄食”,“府丞尝献其生鱼,

  • 文将帅

    官名。太平天国天历乙卯五年(1855)至辛酉十一年(1861)间置,地方行政官,由天朝直接派任。初掌一省民政,后改任郡邑政事。全省民政另置官管理。

  • 城门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属官。员一人,掌皇城十二门之禁令。正二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 京县

    本春秋郑邑,秦置县。治今河南荥阳市东南。《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二年(前205),“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即此。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北魏属荥阳郡。北齐废入荥阳县。

  • 粟特

    一作粟弋、窣利、速利等。古国名。居于大泽。在葱岭之西,康居西北,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居民属伊朗语族。首都马拉坎达(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好马、牛、羊、葡萄,大禾高丈余。其先,匈奴

  • 答剌罕军

    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自在”。元军种之一。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允许以军前所掠人口、财物归其自有,不在正规军制内,称答剌罕军。

  • 附试

    宋科举考试方式之一。某些举人应试,不专设场屋,准附属于一定贡院应试,称“附试”。远离原籍举人,京城官员随侍有服亲和门客,可在各路转运司或国子监附试。宏词、刑法科举人,则可分别于春试太学上舍生时和铨试院

  • 临江军

    北宋淳化三年(992)分筠、袁、吉三州地置。治清江县(今樟树市西南临江镇)。属江南西路。辖境相当今江西樟树、新余、新干、峡江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

  • 军咨使

    官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清廷设军咨处,暂隶陆军部。任命正、副军咨使各一人,管理全处事务。正使为协都统衔,副使为正参领衔。宣统元年(1909)军咨处独立后,军咨使成为总务厅的负责人,禀承管理

  • 高要县

    西汉置。以境内有高要峡为名。治今广东肇庆市。汉、晋属苍梧郡,南朝宋、齐属南海郡,梁、陈为高要郡治。隋以后先后为端州、信安郡、肇庆府、肇庆路治。1986年迁治南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