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图谶

图谶

即谶书。谶为方士、巫师和儒生等制作的以隐语为形式预决吉凶之宗教预言。因附有图,故称为图谶或图录。如《易纬·乾凿度》载有“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之图,宋刘牧认为是河图,朱熹和蔡元定认为是洛书。图谶盛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期。《后汉书·光武帝纪》:“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李贤注:“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自南北朝起统治者禁绝图谶,故完整保留下来者甚少。参见“谶纬”。

猜你喜欢

  • 袭明

    道家用语。袭,藏而不露,意谓内藏着的聪明。出于《老子》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河上公注:“圣人善救人物谓袭明,大道也。”“袭明”帛书《老子》甲、乙本作

  • 天地一指

    见“万物一马”。

  • 孙承宗

    1563—1638明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字稚绳,号恺阳。万历进士。天启元年(1621),以左庶子充日讲官,进少詹事。二年,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督师山海关外。汰逃将,肃军纪,在关外四年,前后

  • 松阳讲义

    书名。清陆陇其著。十二卷。作者官直隶灵寿(今属河北)知县时,常与诸生讲论《四书》,“或述先儒注解,或自抒所见”(《松阳讲义自序》),积久得一百十八章,汇成此书。因灵寿为古松阳地,故名。宗奉并发挥朱熹之

  • 思补斋笔记

    书名。清潘世恩撰。八卷。分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闻、易名八目,记其仕途升迁、座师知遇等。其中有关清代会试、殿试,内阁学士的出身、简授,满汉员额的变迁,内务府六大臣和翰林八科的选除规定,

  • 僧子聪

    即“刘秉忠”。

  • 船厂

    今吉林市之旧称。明初水军沿松花江出师,航行至库页岛,以此为出发点。清初在此设厂造船,故名。康熙十年(1671),设副都统。十二年建城,十五年迁宁古塔将军驻此,改名吉林乌拉。

  • ①姓。安息人来中国者多冠以此姓。据《高僧传》,汉有安清、安玄等。②太平天国后期在“王”下陆续增设的“六等爵”之一,为第二等,位义爵下。系衔加“天”字,又别冠一字以为区别,如凝天安。女爵如女贞安。

  • 燕然山

    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永元元年(89),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即此。

  • 贾洪诏

    1805—1897清湖北均州(今丹江口)人,字金门。道光进士。初在云南任地方官,累擢至按察使,镇压当地反清斗争颇力。同治二年(1863)出任云南巡抚,次年革职。回籍后主讲郧山书院。在家乡设置义仓,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