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国榷

国榷

书名。明末清初谈迁撰。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编年体明史。迁初不满诸家编年体明史之讹陋肤冗,又因明代历朝实录颇多忌讳失实,遂以实录为本,参阅有关明代史书一百余种,编成是书。天启元年(1621)开始编写,六易其稿,六年成书。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止天启初。清初续补崇祯、弘光两朝事迹。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盗,发愤重写。十年,携稿入京,再作修订,十三年离京,历时三十五年完稿。撰述时曾遍考群籍,广征博采,但不盲目轻信,凡实录及诸史所记失实处,均予指明。明亡后又大量收集明代邸报、政府公文、方志及前朝官吏、遗民的口述,进一步充实和订正。所载万历以后明与后金之史实,为它书所不及,史料价值较高。但叙述文字过简,脱稿后未作仔细复审,前后内容失于照应,同一事件先后叙述不一,甚至张冠李戴,画蛇添足,且于灾异祥瑞叙述太繁,是其短处。全书四百三十万字,分为一百卷,只有少量抄本流传。张宗祥依蒋氏衍劳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抄本互相校补,重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于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吕志伊

    1881—1940云南思茅(今普洱)人,原名占东,字天民。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为云南支部长,参与创办《云南》杂志。三十四年发起云南独立会。后至缅甸,主《光华日报》、《进化

  • 元睿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始修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完成于大德七年(1303)。已佚。

  • 睦弘

    一作眭弘。西汉鲁国蕃(今山东滕州)人,字孟。少时好侠,后从嬴公受《春秋》,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昭帝时,以董仲舒《公羊春秋》之义推说灾异,上书要求昭帝退位,被霍光处死。

  • 万历云南通志

    历(曆)书名。明李元阳纂修。十七卷。元阳曾官监察御史。晚岁受巡抚邹应龙委托纂修省志,以明《正德云南志》为底本重加编次,地理、列传、艺文仍旧志,并补后六十年事;增建设、赋役、兵食、学校等类,总分十二志,

  • 管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

    官署名。设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秩正四品,隶内正司,掌皇后汤沐邑赋税、民匠、属民。置都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下辖五处长官司,秩正五品;提领所十,秩正七品,分掌各地赋税属民。

  • 韦世康

    531—597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世为关右士族。初仕西魏,娶文帝女襄乐公主。后仕北周,历沔、峡二州刺史。从武帝平北齐,授司州总管长史。迁绛州刺史。有惠政。入隋,擢为礼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举

  • 平羌将军

    官名。明代军制,甘肃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平羌将军。

  • 德庆府

    南宋绍兴元年(1131)以高宗潜邸,升康州置。治端溪县(今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罗定、郁南、云浮等市、县地。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为德庆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府,九年降

  • 百将传

    书名。宋张预撰,翟安道注。一百卷,一作十卷。预以历代将帅用兵之成败,莫不与孙武兵法相符契,因集古良将百人之传以撰此书。起周太公,迄五代刘词,凡与兵事无关者均删之。每传后题以孙武兵法,断其行事。

  • 绞车弩

    即“床子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