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国史院

国史院

官署名。掌修国史。宋初于门下省置编修院掌修国史,事毕即罢。元丰改制后,每修前朝国史则置。元祐五年(1090)置,隶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改隶秘书省。南宋时,每置即以宰相提举。其属有修撰、同修撰、检讨、编修等,皆以他官兼充。辽代属南面朝官,设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职。金代设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及编修官、查阅官等。元代置翰林兼国史院。

猜你喜欢

  • 左学

    学校名。商代所置教育机构。相当于周代的“小学”。《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左学,小学也。”

  • 太子宫门将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太子左、右监门率置,正五品。唐武德五年(622)复旧称。

  • 蔡国用

    ?—1640明江西临川人,祖籍金溪,字正甫,号静原。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年间曾疏诋东林党人,后又忤魏党,勒令闲住。崇祯元年(1628)复官,累迁工部右侍郎。十一年以督修京城功,擢礼部尚书,

  • 大公报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1902.6.17)创刊于天津租界。日报。英华(敛之)主办,刘孟扬、王瀛孙等主编。由天主教资本家柴天宠、朱志尧和法国驻华公使鲍渥、主教樊国樑等集股而成。以“开风气,牖

  • 孔圣会星期报

    见“祖国文明报”。

  • 黄蓬穽

    在今云南牟定县南。《读史方舆纪要》引《滇志》:宋绍圣中,段氏臣高升泰专国政,命云南些么酋徙三百户于黄蓬穽。元初立黄蓬穽百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南宁县。寻省入定远县(今牟定县)为南宁乡。

  • 羯鼓

    古乐器。出于羯族,故名。唐时,用于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高昌乐等,盛行于宫廷贵胄之间。玄宗尤好之,谓其为八音之领袖。状如漆桶,以山桑木为鼓框,下以小牙床承之。用两杖敲击,故又号两杖鼓。其声焦杀鸣烈,

  • 巴州白号

    清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主要首领有罗其清、罗其书、鲜大川等。嘉庆元年(1796)十二月,起于四川巴州方山坪。次年东乡会师后,编为巴州白号。同年六月,与襄阳黄号王光祖部及达州青号、东乡白号、通

  • 庶官

    ①百官、众官。②北宋前期指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指侍从以外的官。

  • 合剌出

    又译合刺抽。蒙古语,意为黑民、贱民。对“汗”、“有根脚的”(门第高贵者)而言,指蒙古贵族属下的牧民。它对贵族和领主有隶属关系,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