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四方馆

四方馆

官署名。隋炀帝始置于东都洛阳建国门外,以接待周边少数民族及外邦使者,并与之贸易。馆下置四署,东方曰东夷使者署,南方曰南蛮使者署,西方曰西戎使者署,北方曰北狄使者署。各以使者一人主之。后罢,其职隶鸿胪寺。唐初复置,隶中书省,以通事舍人主之。凡四方进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北宋沿置,掌通事舍人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接受文武官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以及诸路元旦、冬至、月朔庆贺起居的章表;排定郊祀、朝会时外国使节、致仕官、进士、进奉使、京官、道释、耆老陪位名册,并掌有关护葬、赙赠、朝拜事务。初以检校官判馆事,淳化四年(993)置使领其事。其后使阙,则以客省、引进、閤门使副兼掌。元丰改制,复以使领其事。政和二年(1112),设知四方馆事为长官。南宋初一度归閤门,后复置。辽亦置,属客省,设使领之。金属尚书省兵部,主管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置使、副使领馆事。

猜你喜欢

  • 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

    篇名。南宋文天祥撰。此文收入《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一。对潮州輋民起义斗争有所记述,为最早称广东畲族为“輋民”的文献。

  • 辽海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治于牛家庄(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二十六年移治于三万卫城(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属辽东都司。清初废。

  • 明器

    用以随葬的器物模型。以竹、木、陶等仿实用器具制成。《礼记·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据考古发掘,西周以前的墓葬未见有用明器者,战国始有非实用的仿铜陶礼器,又有陶俑、木俑等,当即明器。及至汉代,

  • 都事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翻清译汉,誊缮专折,值日递折递牌,典守掌印,誊缮汇奏与核议各省折件等事项。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

  • 卑沙城

    《隋书》作卑奢。两《唐书》称卑沙。属高丽国。即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大黑山古城。贞观十九年(645),唐征高丽,“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即此。

  • 桑隧

    春秋蔡地。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成公六年(前585):晋师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即此。

  • 王雱

    1044—1076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元泽。王安石子。性敏悟,未冠已著书数万言。治平进士,调旌德尉。熙宁四年(1071)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诗义》、《书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 农具名称。亦作鎒。流行于春秋、战国。据《吕氏春秋·任地》所载,其柄长一尺,刃宽六寸。似铲而大,类锄而小。用来间苗锄草,兼以度量株距。耨

  • 江虨

    晋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思玄。江统长子。博学知名,善弈。举秀才,历平南将军温峤、司空郗鉴、车骑将军庾冰及庾翼属官。永和元年(345),大将干瓒作乱,率军讨平之。除尚书吏部郎,迁御史中丞、侍中

  • 成闵

    1094—1174宋邢州(治今河北邢台)人,字居仁。靖康初,隶真定帅刘麾下。高宗时,随韩世忠作战有功,累擢殿前游奕军统制。绍兴二十四年(1154),拜庆远军节度使。金主完颜亮南下,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