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唐兀惕

唐兀惕

见“唐兀”。

猜你喜欢

  • 大定府

    ①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大定县(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属中京道。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以南,河北滦河流域以东及辽宁大凌河上游一带。辽中京、金北京皆建于此。元初改为北京路。②清康熙五年(

  • 太原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置,改龙山县为晋阳县。隋末二县同治并州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为并州治。唐又同为太原府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北汉,城被毁,二县废;另于故城东置平晋县。明洪武

  • 垂葭

    春秋卫地。即郹氏。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左传》定公十三年(前497):“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即此。

  • 经筵

    儒臣向皇帝讲授经史之制度。汉成帝时,曾召郑宽中、张禹朝夕至金华殿,讲说《尚书》、《论语》。北魏孝武帝复延公卿学官于显阳殿,命儒臣讲《孝经》、《礼记》、《大戴礼》。至宋代始成定制。宋太宗曾以著作佐郎吕文

  • 后凉懿武皇帝

    后(後)即“吕光”。

  • 项庄

    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战国时楚国贵族后裔。二世元年(前209),随其从兄项羽起义反秦。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会宴于鸿门(今陕西西安东北),庄于席中起舞,图谋刺杀刘邦,因项伯、樊哙卫护,未成。后人遂

  • 狼孟县

    西汉置。在今山西阳曲县。《元和郡县志》太原府阳曲县狼孟故城:“按城左右狭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今余壁犹存。”汉、魏属太原郡,晋属太原国。北魏废。

  • 国纪

    书名。南宋徐度撰。五十八卷,一作六十五卷,或作百余卷。成于淳熙三年(1176)。

  • 行马

    古代宫府门前障碍。始自周代,称“梐枑”(《周礼·天官·掌舍》)。魏晋时称行马。凡王公及位从公者门前设立一横木于中,两木互穿成四角,以为约禁。此制为历代所沿袭。

  • 利人渠

    水渠名。(1)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分南北二渠,始凿于晋泰始五年(269)。隋开皇六年(586),苏威复加疏浚,民赖其利,故名之。北渠在县北,引橐水西北入城。南渠在县东南,自硖石县流入。唐贞观十一年(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