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史称阖萨、曷萨、阿萨、可萨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1110758人(1990年)。建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的塞种、月氏、乌孙、康居、阿兰、匈奴等。六世纪中出现的突厥,以及葛逻禄等突厥部落,蒙古兴起前后的契丹、乃蛮、克烈、钦察等部皆为其重要来源。至今哈萨克族中仍保留有乌孙、克普恰克、克烈、乃蛮等部落名称。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十五世纪时,锡尔河下游部分游牧民在克拉伊及扎尼别克率领下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楚河流域,以此自称,是为哈萨克族形成之始。明末清初,与准噶尔部进行长时间的交往与斗争;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大部分归属清朝。沙俄向亚洲扩张时,原属清朝的哈萨克的大部分逐渐被侵占,但仍有不少陆续迁回祖国。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狩猎业。保持着较完整的氏族部落组织。部落内最小的生产组织和游牧聚落为“阿乌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有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猜你喜欢

  • 郅居水

    即今蒙古国北部之色楞格河。《汉书·匈奴传》:征和三年前90),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等五将分道深入漠北出击匈奴,“单于闻汉兵大出,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即此。

  • 奉天录

    书名。唐赵元(源)一撰。四卷,一百零二条。多据见闻,记唐四镇之乱始末,起建中四年(783)十月,终兴元元年(784)七月。所述泾原兵变,朱泚称帝,李怀光叛唐,德宗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梁州,以至李晟唐

  • 沙兔

    一名仲家,又称羿子。源于古代僚人。清代分布于云南镇雄州(今镇雄)境内。为布依族的一部分。

  • 康晔

    金高唐(今属山东)人,字显之,号澹轩。金末进士。元宪宗时,东平万户严实创府学,延为教授,弟子百余人,阎复、李谦、徐琰、孟祺、夹谷之奇等,后均为名士。与元好问相善。终国子博士,卒赠翰林学士。著有《澹轩文

  • 山北县

    十六国后秦置。治今陕西长安县东境。以在终南山之北,故名。北魏属京兆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废。

  • 吕雉

    见“吕后”。

  • 五坡岭

    在今广东海丰县北。《宋史·文天祥传》:天祥起兵抗元兵败,趋南岭,“方饭五坡岭”,元将张弘范兵突至,被执,即此。

  • 租庸调

    唐代前期的赋税制度。规定课户每丁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产交绫(或绢、絁)二丈,如纳布为二丈五尺,输绫、绢、絁者纳绵三两,输布者纳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以纳绢、布代力役),每日折绢三尺(布

  • 盟猪

    即“孟诸”。

  • 通几(幾)

    明末清初方以智用语。意指哲学。源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提出“寓通几于质测”即寓哲学于科学之意。